流域污水处理厂群智能化集群调控关键技术

集成多源数据、水质模型、预警体系和水质水量调控方案,构建面向松花江流域的污水处理厂群智能化集群调控平台。
2024-10-17

流域污水处理厂群排污总量优化分配与污水厂群联合作用优化运行技术

构建基于区域内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处理水量、污水排放量和污水处理费用的最优化总量分配方案,建立污水处理厂群内部优化运行管理平台。
2024-10-17

农村生活污水厌氧滤井+跌水曝气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由厌氧、缺氧、好氧等生物单元与经济型人工湿地组成,采用多级跌水曝气,新型浸润度可控型人工湿地构建污染净化型农业种植模式,能够高效回收利用氮磷资源。
2024-10-17

层叠生态滤床-潜流人工湿地耦合技术

由格栅过滤、隔油沉淀、生态滤池构成。通过空气对流实现自动增氧;滤池采用层叠结构。
2024-10-17

FMBR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创建兼氧环境,利用微生物共生原理,使微生物形成食物链,实现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外排有机污泥。在兼氧环境下各反应同步进行,不仅具有高效脱氮功能,还实现了污水中碳、氮、磷等污染物和污泥同步处理。
2024-10-17

高效低成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采用人工快渗+人工湿地为核心处理工艺,以间歇进水的方式运行,一次淹水和一次落干为一个水力负荷周期,在落干期中人工快渗池大部分为好氧环境,淹水期中则为厌氧环境,人工快渗池内部处在好氧和厌氧相互交替之中。
2024-10-17

强化型人工快速渗滤与人工湿地耦合技术

在传统人工快渗系统的基础上,按“工程设备化、设备模块化、模块自动化”的原则,研发了适用于落后山区且利用自然坡降的“一高三低”的乡镇污水处理技术。
2024-10-17

多重人工强化生态缓冲带污染削减技术

从构筑形式、填料组成、植物选配和水力负荷、有机负荷等运行技术参数等方面,研发了适合水源区特色的多重人工强化生态缓冲带污染削减技术。
2024-10-17

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通过自由跌水提高污水中溶氧浓度,同时增加生物强化处理的功能,提高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及出水的水质。不仅没有破坏人工湿地的景观功能,而且还增加了人工湿地及污水厂的景观效果。结构简单、建设成本低、维修方便。
2024-10-17

村落无序排放污水收集处理及氮磷资源化利用技术

提出在农村天然水体、已有沟渠等的基础上简单施工,构建包含初雨自动收集高效生态拦截沟、生态护坡、生态净化塘、水生蔬菜型人工湿地的多级拦截系统,通过水体自净、物理、化学、微生物、植物的多重作用,有效削减径流中的氮磷负荷,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