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
一、氧化沟工艺高标准处理城镇污水及节能降耗集成技术示意图工艺流程为“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AAO氧化沟—集配水井—二沉池—中间提升泵房—混凝反应池—斜板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消毒反应池—外排泵站”。具体如下:(1)首先污水经粗格栅去除大颗粒的杂物,经进水泵房提升至细格栅进一步去除细小的颗粒物;(2)经沉砂池去除粒径大于等于2.65mm的细砂;(3)经AAO氧化沟进行脱氮除磷及有机物的去除,AAO氧化沟末端投加除磷药剂;(4)经集配水井进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5)固液分离后出水经中间提升泵房提升至混凝反应池,投加混凝剂进行混凝反应后进入斜板沉淀池进行进一步固液分离;(6)投加外加碳源进入反硝化深床滤池进行过滤及进一步的反硝化去除TN;(7)经接触消毒池消毒后,经提升泵站提升达标排放。二、“间提升泵房—混凝反应池—斜板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消毒反应池—外排泵站”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污水经粗格栅去除大颗粒的杂物,经进水泵房提升至细格栅进一步去除细小的颗粒物;(2)经沉砂池去除粒径大于等于2.65mm的细砂;(3)经AAO氧化沟进行脱氮除磷及有机物的去除,AAO氧化沟末端投加除磷药剂;(4)经集配水井进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5)固液分离后出水经中间提升泵房提升至混凝反应池,投加混凝剂进行混凝反应后进入斜板沉淀池进行进一步固液分离;(6)投加外加碳源进入反硝化深床滤池进行过滤及进一步的反硝化去除TN;(7)经接触消毒池消毒后,经提升泵站提升达标排放。三、技术创新点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创新点:(1)通过工艺论证与运行优化,充分发挥氧化沟工艺的优势,开发了氧化沟工艺达到地表类IV类水标准节能技术,实现出水主要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类IV类标准。(2)将技术升级与节能降耗紧密结合,力求升级改造后运营费增加最低。通过对氧化沟工艺的优化运行研究,探索出包括高效低耗曝气技术与设备、消除跌水充氧技术、低碳源投加深度脱氮技术、强化生物除磷及化学除磷技术、深度处理单元精确控制技术等多项氧化沟工艺高标准排放深度节能降耗关键技术。(3)将升级改造设计与运营紧密结合。通过新技术集成应用与良好的运行管理,在提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的同时,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提升了环境服务的技术附加值,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本技术的应用强化了污水处理厂工艺的脱氮除磷能力,并进一步降低了运行费用。具体情况如下:该工程主要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类IV类标准,其中COD30mg/L,NH4+-N1.0mg/L,TN10mg/L,TP0.3mg/L。本工程在出水执行地表类IV类标准的前提下,单位吨水电耗控制在0.28kW•h/m3左右,吨水成本由技术示范前0.374元/吨降至0.300元/吨,降低19.67%。采用了高效低耗曝气设备及技术、消除跌水充氧技术、低碳源投加脱氮等技术,曝气能耗和碳源投加量均有所降低,其中单位吨水耗电量、单位COD耗电量、单位氨氮耗电量分别降低了14.52%、6.74%、10.70%,除磷药剂和碳源成本分别降低了11.36%和15.29%,节能节药效果显著。该项技术为城镇污水的高标准处理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的技术,在同类技术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广泛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