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节点多传感器生态环境观测频率远程调控技术

来源项目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河湖流域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气象、水文水质信息自动监测。

基本原理

气象、水质观测周期远程调控技术在云计算架构下,由WEB服务发出调整命令,通过通信网络,传输至气象、水质参数观测传感器节点,远程调整前端节点的工作周期。用户可通过WEB服务界面或其它关联算法,调整观测周期,使得气象、水质观测数据符合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的需求。

应用案例名称

洱海多节点多传感器生态环境观测频率远程调控

案例地址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案例规模

8个在线监测站

项目投运时间

2016-12-01

验收情况

课题已验收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为“数据传输-分析计算-反向控制”,具体如下: 1)气象、水质传感器监测信息回传至中心处理器; 2)依据云计算框架,由web服务发出监测周期调整命令;调整气象节点的观测周期,提供(5)10、15分钟三种不同的观测周期。 3)传输至气象、水质参数观测传感器节点,远程调整前端节点的工作周期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运用多节点多传感器生态环境观测频率远程调控技术,目前已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流域布设4个气象在线监测站和4个水质在线监测站,其中气象监测站于2015年7月上线,水质监测站与2016年12月上线,气象站与水质站均实现了雷雨天气断电后双向控制恢复工作等技术要求,已经进行了持续多月的监测,有效的补充了大理州洱海流域保护中在线监测数据库,并应用于洱海保护治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