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生物生态景观联动处理技术

以高效一体化生物反应器为核心的生物处理段与近自然人工湿地的生态处理段相结合,取得稳定的除磷脱氮效果。
2024-10-17

厕所改造化粪池粪污集中治理及资源化处理技术与模式

1.建设化粪池粪污集中处理站一座,配套化粪池吸污车,对辐射范围内农村旱厕改造后产生的粪污进行集中收集,由专业人员负责运行和处理,处理后污水进入稳定塘,供农灌使用;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浓缩、消化、压滤、造粒后做有机肥源;配套相应的异味处理系统,防止对周围居民产生不利影响。 2.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采取以乡镇为主体,户收集、村监督、镇监管的管理机制,建立起收集规范化、运营市场化、治理集中化、污水资源化、项目示范化的运行模式。为新时期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理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3、该模式已被纳入《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适用技术与模式》中推荐模式。
2024-10-17

农村社区生活污水厌氧+缺氧+MBR+稳定塘处理技术

农村、社区分散性污水处理站的建设需要根据农村的地理位置、村庄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程度、污水产生规模来进行选择。优先选用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将传统污水处理技术与生态处理基础结合起来,在不另行投加药剂的情况下,对水中氮磷等引起富营养化的因子来进行处理,优先回用于农业灌溉;同时将景观融于污水站建设中,与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改变人们感官中脏臭的印象,形成一道风景线。 1.结合农村社区规划,打造花园式污水处理站,周围种植绿化苗木,社区无异味;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出水稳定,出水效果好,悬浮物接近于零;膜的机械截流作用避免了微生物的流失,可保持高的污泥浓度,启动速度快,对操作人员要求低;易于实现自动控制,操作管理方便。 2.主要处理新型社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废水氨氮含量较一般城市生活污水高,也可用于处理农村日常生活产生的灰水,不可直接处理农村化粪池废液和含油量高的餐饮废水,需增加相应的预处理措施。 3.该模式已被纳入《山东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适用技术与模式》中推荐模式。
2024-10-17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防控和地下水修复技术

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和平行因子分析精确识别地下水污染物,同时通过技术集成实现生活垃圾填埋场全流程、系统性的防控与修复。
2024-10-17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传导式电加热修复技术

高效加热管套可保证恒温,加热效率高;止水止汽结构可更好控制热量损失,升温效率更高;抽提管道矩阵排布技术可解决抽提有效范围受限的难题。
2024-10-17

新型溢流污染物去除成套设备

发达国家早在1960-1970年代开始重视CSOs合流制溢流污染的问题。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水量与截流倍数、管道设计重现期、降雨强度、降雨历时、管道拓扑结构等因素相关。除了源头分散式控制,另一主流思路为末端调蓄,即建设合流制调蓄池。我国对于CSO控制的研究及成果尚在起步阶段,且国情不同,南北差异大,极为复杂。我国合流制区域大部分位于开发密度高的老城区,采取雨污分流或源头控制技术的可行性较低,调蓄池技术仍将是我国大部分今后CSO污染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国内已建CSO调蓄池运行效率普遍不高,根据有关文献,CSO控污率只有10~20%。合流制调蓄池的优化设计及运行管理技术是亟待需要的。 适用行业:市政行业水环境领域 适应范围:雨水及雨污混合水的处理(CSO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 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悬浮固体颗粒物SS及COD 创新优势:在线处理,物理处理过程,能耗低、不受进水浓度的影响,不占据调蓄容积。
2024-10-17

活性炭+磁混凝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

1.纺织染整工业废水处理CODcr现状:纺织印染是我国发展最早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但也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水耗行业。在纺织原材料加工为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超过8,000种对环境带来破坏的化学品,是我国重点污染行业之一。根据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形成纺织业绿色环保体系,清洁生产技术普遍应用,到2020年,纺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取水下降2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中国纺织工业面临着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之间的矛盾、产能结构与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环境约束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十三五”时期,纺织行业需根据这三个矛盾和发展现状协调好三个关系,即产业与社会、环境和消费的关系,未来纺织业的稳定发展也会带来废水处理需求稳定增长。 根据《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要求,现有纺织染整企业CODcr排放标准为≤100mg/L,新建染整企业CODcr排放标准为≤80mg/L。现阶段工业废水的CODcr很难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各污水厂通过提标改造等工程使CODcr达到出水排放标准。 2.常规纺织染整...
2024-10-17

协同超净化水土共治技术

开发情况: 2018年协同超净化水土共治装备符合工信部发布的《环保装备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施工过程符合安全环保规定,验收合格。 2020年4月通过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得出该项目综合具有新颖性和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2020年5月通过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通过专家论证评审得出,该技术属于材料科学和水处理技术的结合,开发出的创新性水体治理技术,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2020年8月被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录入《2020年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列入水利实用技术库,推荐进入水利部“水利科技成果信息平台”。 2021年4月通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专家评审,被授权“生态环境创新技术产品”。 创新点及优势: 协同超净化水土共治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全流域治理污染、修复自然生态的技术。应用于大流域治理,如湖泊、水库、河流、湿地、近海、水源地等。可以快速提升水体溶解氧、激活水体活性、消解水体中各类污染物、恢复水体自净功能、消除底泥中各类污染物,改善大流域生态环境。 (1)装置的工作影响模式是立体的,在半径200-500米的项目范围内,对于坑塘、断头浜、封闭水塘、流动河流等不...
2024-10-17

EIC-MBR一体化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

结合传统MBR工艺的优势,"EIC-MBR一体化组合式污水处理系统”,集控制系统、进水系统、曝气系统、产水系统、辅助管理系统等于一体。核心是MBR工艺。MBR即膜生物反应器,是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组合工艺。
2024-10-17

基于废弃物再生的协同自养水处理脱氮技术

协同自养水处理脱氮技术解决低碳源水体中硝酸盐氮的处理问题。技术能在低碳源环境下实现COD和硝酸盐的同步去除。脱氮效率高且运营成本低。
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