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生物生态景观联动处理技术

来源项目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农村农业污染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分散生活污水处理。

基本原理

太滆运河地区处于太湖流域,土地资源稀缺且每年有3个月的低温期,单独采用生态处理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冬季运行效果差等缺点,而单独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则存在除磷工艺复杂,运行成本过高等缺点。本技术采用“生物生态联动”的思路,首先将分散污水接入高效一体化生物反应器,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实现污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有效去除;出水再进入湿地系统,利用系统中适宜的填料及水生景观经济作物进一步去除N、P,使出水COD、N、P全面达标。将生物处理与生态处理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既节省成本和运行费用,又能取得稳定的除磷脱氮效果的目的。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以高效一体化生物反应器为核心的生物处理段与近自然人工湿地的生态处理段相结合,取得稳定的除磷脱氮效果。

应用案例名称

常州市武进区生物生态景观联动处理项目

案例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前水车桥

案例规模

200m3/d

项目投运时间

/

验收情况

已通过验收

工艺流程

高效生物生态景观联动处理系统是以高效一体化生物反应器为核心的生物处理段与近自然人工湿地的生态处理段相结合,充分利用河沟、洼地、水塘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因水而异地实现污染物处理、就地消纳和经济利用的水处理技术。高效生物生态联动处理系统有效的结合了生物处理与生态处理的优势,既克服了生物处理方法存在除磷工艺复杂,运行成本过高的缺点,又实现了冬季低温期污染物的有效去除。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高效生物生态景观联动处理技术已经在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前水车桥进行了工程示范,工程规模为200m3/d,居民生活污水经收集后先经过高效一体化生物反应器去除部分有机物及N、P,然后进入近自然人工湿地进一步去除污染物。进水COD为78.84-212.0mg/L、TN为23.48-38.99mg/L、TP为1.25-3.24mg/L和NH4+-N为18.85-38.59mg/L,出水COD为47.3-67.2mg/L、TN为10.2-17.9mg/L、TP为0.11-0.55mg/L、NH4+-N为7.9-15.9mg/L。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