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面源固体污染物制取活性炭闭路循环技术

来源项目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农村农业污染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农村面源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

基本原理

本技术通过单元技术创新和过程集成技术,提出了新型炭化和活化工艺,实现了以农村面源固体废弃物为原材料,清洁热解制备生物炭和活性炭的新工艺。其基本原理为:通过全新设计的炭化炉结构,调控炭化过程料层高度、活化气体用量和热解气排气温度,实现碳化过程焦油在炭化炉内的自吸附,进而实现对热解气中焦油的脱除,避免了焦化废水的产生;采用热解气及其冷凝水代替目前普遍采用的利用水蒸气作为活化剂对热解焦炭进行活化,热解气中的 H2、CO 和H2O 等组分在活化温度下都具有较强的活化能力,同时热解气体经过活化后其成分发生变化、热值提高,更适合作为可燃气体作为热量来源用...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本技术通过单元技术创新和过程集成技术,提出了新型炭化和活化工艺,实现了以农村面源固体废弃物为原材料,清洁热解制备生物炭和活性炭的新工艺。

应用案例名称

沈阳市农村面源固废处置项目

案例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黄花岭村

案例规模

240吨/年

项目投运时间

/

验收情况

已通过验收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为“原材料—压缩—热解—活化-产物”。具体如下: (1)首先将生物质固体废弃物进行压缩制备压缩颗粒; (2)生物质压缩颗粒进入活性炭闭路循环制备炉中; (3)利用热解气和热解产生的高温烟气作为活化和热载体,通过闭路循环,在热解炉内循环炭化/活化生物质压缩颗粒,并对吸附于生物质颗粒上的焦油进行热解炭化,经过一定时间炭化和活化,得到活性炭的成品。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本项目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黄花岭村建立了年处理240吨农村固体废弃物和生产活性炭60吨的农村面源固体废弃物制备活性炭工艺所需要的基础设备投资为132万元(包含造粒机,其产能远高于本项目需求),运行成本为25.23万元/年,活性炭直接市场经济效益为30万元/年,直接经济效益为2.77万/年,对固体废弃物的收购价格为500元/吨,为农民间接创收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