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巢湖派河河口蓝藻防控与生态修复

针对富营养湖泊大湖面向湖滨区漂移集聚的高浓度蓝藻水华,采用防控区外侧湖底抽槽、智能围隔拦挡、仿生捞藻船打捞、振动叠筛除藻设备清除湿地内部蓝藻、湿地拦截滞留与降解转化蓝藻、水生植物抑藻、水生动物控藻等技术进行蓝藻水华全过程防控,消除蓝藻水华胁迫植物生长因子,促进湖滨湿地重建;同时采用湖滨湿地重建技术,修复湖滨湿地生态系统。在巢湖派河口湖滨水域修复芦苇湿地面积约830亩,构建蓝藻防御区面积约为3600亩,蓝藻水华削减60%以上,水华发生频次和面积削减50%以上,修复区内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提高。
2024-09-03

安徽蚌埠城市污水深度脱氮除磷与再生回用

采用新型反硝化负荷核心材料及相关部件,包括适于高滤速水力负荷、微孔发达、机械强度高、标准化的复配滤料,下装式多重抗堵塞的长柄滤头等,改良影响布水布气均匀性的整体整浇高精度滤板,优化采用循环降水位反冲洗方法,大幅提高滤池的反硝化负荷,减少工程占地面积,延长反冲洗周期,降低滤池堵塞风险,提升反硝化工艺稳定性。
2024-09-03

江苏省太湖贡湖生态修复

案例类型河湖生态修复工程规模232万平方米难点问题区域降雨径流与面源污染占比高,蓝藻倒灌城市河流,水体呈富营养化态势,水生态系统明显退化。解决方案按照“控源减负-基底改造-水生植被构建”的思路,利用外源污染拦截净化、生态岸堤构建、水生植被重建等手段,重建湖湾水生植物群落,同时结合“一体化建设-公司化运作-专业化维护-资源化利用-社会化服务”生态修复工程长效稳定运行的“五化”管理新模式,在太湖贡湖西北部实现了232万平方米“湖水清、生物多、景观美”的建设目标。案例成效水质由初期
2022-05-13

江苏省宜兴官林凌霞污水处理技术工程示范

案例类型工业企业及园区污染防治工程规模1万吨/天难点问题化工园区生化尾水残留有毒疏水性烷烃、酰胺、含氮杂环等有机物,深度处理效果不稳定。解决方案采用“厌氧水解+A2/O+二沉池+混凝沉淀+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工艺,应用基于疏水改性陶瓷碳载体锰铁铈掺杂催化剂的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采用臭氧氧化和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组合,强化了废水中饱和烷烃及疏水性有机物的处理效率,提升污水处理总体效果,实现化工园区生化尾水残留有毒疏水性烷烃、酰胺、含氮杂环等有机物深度处理效果。案例
2022-05-13

江苏宜兴乐祺纺织印染废水分类回用处理技术工程示范

案例类型工业企业及园区污染防治工程规模6000吨/天难点问题印染工艺耗碱、耗盐量大,车间出水碱度大,盐度高;废水中COD、氨氮、总氮浓度高,存在难氨化有机氮。解决方案采用“清洁生产改造+分质预处理+生物强化脱氮+多元再生回用”的技术路线。通过废碱、废盐原位处理短程回用和剩余蒸汽多效利用等,实现染整工艺清洁生产。以电导率为指标,对前处理和染色工段等废水分质预处理,提高废水预处理效率和可生化性。经“厌氧-缺氧-低氧-好氧”集成“生物强化脱氮”工艺,实现高含氮印染废水的高效多级耦合
2022-05-13

江西省会昌县城镇污水FMBR处理技术推广工程

案例类型城镇污水提质增效与管网优化工程规模5000吨/天难点问题传统“长距离污水干管+大集中污水处理厂”的集中治污模式污水管网投资大、距离长,由于施工质量及年久失修等原因造成管道破裂、错位、脱节,污水沿途滴漏流失以及地下水雨水混入稀释,污水厂进水浓度偏低,造成污水处理厂“清水进、清水出”现象,治污效率低下、污水厂低效运行。解决方案将县城区划分为6个片区,分别建设6座分布式生态水厂,对污染源头截污、就地治污、就地资源化,省去了长距离污水干管的建设。主体工艺采用格栅预处理+兼氧膜
2022-05-13

云南大理农业废弃物食用菌基质化利用技术工程示范

案例类型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程规模6000吨/年难点问题畜禽养殖农户总量大、单个农户生产规模小、奶牛粪便等农业废弃物随意堆放、农业面源污染严重。解决方案按照“农业废弃物-食用菌基质栽培-基质废料生产有机肥-还田利用”的思路,以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杆为基质原料,规模化生产高附加值食用菌。以食用菌的基质废料为原料生产有机肥,实现种养废弃物一体化循环利用和规模化应用。该技术大幅提高了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价值,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案例成效以畜禽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