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的难点问题
(1)缺少系统的石化废水源解析技术,特征污染物产生量及废水处理过程中减排效果不明确; (2)特征污染物减排效果差,无法稳定达标; (3)深度处理回用环节核心单元膜污染严重,污水回用率有待提高。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石化废水强化脱毒达标处理与回用成套技术包括微氧水解酸化/缺氧/好氧/微絮凝砂滤/臭氧催化氧化技术1项代表性关键技术和基于废水特征污染物和生物抑制性的石化废水污染源解析技术、以耐污染膜为核心的低污染膜组合技术等4项技术。通过园区废水有毒污染物关键装置识别,有针对性地加强有毒废水预处理,对进入石化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废水进行微氧水解酸化/缺氧/好氧生化处理后,采用微絮凝砂滤/臭氧催化氧化工艺进行深度达标处理,使石化废水中有毒有机物有效地去除,出水可以达标排放,或经过多膜组合工艺处理后实现中水回用。
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该成套技术首先在松花江代表性大型石化企业吉林石化公司进行了集成应用示范,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出水可稳定达到《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排放标准要求,每年装置削减COD负荷4000多吨,减排有机腈、芳香族化合物等有毒有机物500多吨,污水厂每年减排COD1400吨,特征污染物近百吨,吨水处理成本约2.7元,优于行业普遍水平(3-12元/吨),支撑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和松花江流域污染减排。 该成套技术适用于含炼油、化工单元的石化综合污水处理与回用。目前该技术已在兰州石化和石家庄炼化分公司中水回用工程等10多项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装置每年削减特征污染物近百吨,生物毒性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排放标准的环境效益。该示范工程的技术方案获得行业内专家认可,对国内石化、化工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其核心的深度处理技术单元已在大庆石化、兰州石化等企业推广,环境效益显著,有效支撑了行业排水达到最新标准《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的排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