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重金属氨氮废水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

来源项目
-
技术分类
工业企业及园区污染防治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锂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镍、钴、钨、钼、钒、锆、铌、钽、新材料、稀土、废旧锂电池回收、催化剂、煤化工等行业产生的高浓度氨氮废水(氨氮1-70g/L)的资源化处理。

解决的难点问题

(1)精馏塔结垢造成塔内件堵塞; (2)如何有效降低运行符合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该工艺工艺流程如下: ① 废水首先进入预热器中进行预热,并根据需要选择加入碱; ② 从脱氨塔中部的废水入口进入脱氨塔; ③ 废水与来自脱氨塔底部的蒸汽逆流接触,废水中的氨在蒸汽汽提的作用下进入气相,气相中的氨浓度大幅度提高,由塔顶进入塔顶冷凝器,含氨蒸汽被液化为稀氨水。 ④ 稀氨水再经过回流泵从塔顶回流到脱氨塔中,当冷凝氨水浓度达到所需浓度(16%-25%)后,氨水作为产品被输送到回收氨水储罐。 ⑤ 脱氨后废水由塔底流出(氨氮<10mg/L),塔底出水经与进塔废水换热后可达标排放或回用,也可进入后续金属回收系统进行重金属回收。

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示范工程1: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钴材料生产及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含镍钴锰、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采用“药剂强化热解络合分子精馏脱氨技术”建设。处理后出水氨氮浓度稳定达标,二价钴、镍、锰离子处理至低于0.5mg/L、0.1mg/L、2.0mg/L,同时回收浓度大于15%的高纯浓氨水回用于生产。设备运行时无氨气泄露,无二次污染产生,工程达到预期目标。通过氨氮减排及氨水资源回收利用节约排污及原料费用1500万元以上,整套装置运行稳定达标,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具有显著的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 示范工程2:湖南邦普镍钴生产氨氮废水资源化综合治理工程采用中科院过程所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处理出水氨氮浓度稳定达标(氨氮<15mg/L,最低可降至10mg/L以下),每年减排氨氮约700t,设备运行时无氨气泄漏,无二次污染物产生,运行稳定,操作简单,节约了大量生产成本,运行多年未出现结垢、堵塔现象。 示范工程3: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化学分公司钼酸铵生产高浓度氨氮废水及含氨废气采用北京赛科康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过程所等单位研发的脱氨技术进行处理。工程整套集成装置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设备运行过程无二次污染产生,工程达到预期效果。工程环境经济效益显著,有效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并于2012年12月通过由渭南市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环保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