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的难点问题
解决了高盐废水电渗析系统中膜污染严重、能耗高和运行不稳定的难题;避免传统蒸发结晶产生大量固体杂盐的问题,大幅度提高废水回用率、盐资源化及近零排放难题。
基本原理
合成高电子转移率的非均相锰-碳复合催化剂,构建微纳气泡-催化耦合强化臭氧氧化技术,提高臭氧浓度及效率,实现高效去除难降解有机物;通过表面复合改性研制出性能良好的抗污染离子交换膜,提高传统电渗析脱盐和双极膜电渗析体系运行稳定性,降低电渗析脱盐与酸碱再生电耗。构建智能化电膜脱盐与酸碱再生成套设备,经预处理后高盐废水低成本脱盐、高倍数浓缩和高效再生酸碱等,实现高盐废水资源化处理;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该技术能够提高臭氧与废水的混合均匀度并增加臭氧利用率,其中性能良好的抗污染离子交换膜,可实现多种杂质离子协同深度去除。该技术产生8%-10%浓度的酸溶液和碱溶液,可实现高盐废水资源化处理与酸碱循环利用,同时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液体、固体废弃物,清洁生产性更好,且操作较简单,条件温和,反应过程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可长期稳定进行。
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该技术已经在河钢集团邯钢公司建立示范工程,规模达到1200m³/d。
验收情况
高盐有机废水纳微气泡-催化耦合强化臭氧氧化关键技术、抗污染压力/电驱动膜组合高效脱盐与浓缩关键技术、基于酸碱再生/水回用的焦化尾水近零排放集成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工艺流程
原水是反渗透单元产生的浓盐水,经过化学软化处理后,再经多介质过滤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单元进行脱碳处理,其出水再进入MBR单元进行深入深度脱碳和脱氨氮,一部分水进入产水池。另一部分水经过弱酸树脂进一步软化,后进入反渗透脱盐,产水进入产水池,RO浓水进入活性炭深度吸附处理单元进一步脱除有机物,出水再经超滤系统保安后进入纳滤进行分盐。纳滤单元产生的淡水进入海水淡化膜,对废水进行提浓,RO淡水进入产水池,RO浓水进入ED处理单元进行深度浓缩。ED的淡水返回海水淡化膜,浓水经过螯合树脂后进入双极膜电渗析盐制酸碱,分别回收浓度约为8%的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纳滤的浓水进入浓水池,用于企业生产单元的浊循环系统。整个工艺的RO淡水进入产水池,最终的优质产水一部分进入双极膜单元用于补充水,另一部分用于厂区回用。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高盐工业废水资源化处理与近零排放技术可实现90%以上水以淡水形式回收,可以用于循环水补充水或者工艺过程;80%以上氯化钠被转化成7~8%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可满足企业生产循环使用的需求(如树脂再生、中和等)。而且基本没有二次污染物产生,脱盐残留的浓盐水(占总废水量<10%)可用于浊循环过程中冲渣等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高盐工业废水资源化处理与近零排放技术基本没有二次污染物产生,脱盐残留的浓盐水(占总废水量<10%)可用于浊循环过程中冲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