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基于控制单元的水质目标管理技术(TMML技术)

来源项目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河湖流域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高氰化物高氨氮废水膜处理与利用

基本原理

在系统分析国内水环境管理现状和国外水环境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太湖流域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经验,提出了太湖流域基于控制单元的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框架。尽管太湖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目前尚难以实现美国以“日”为单位的水环境管理水平,但是该技术体系尝试以“月”为时间单位、以“控制单元”为空间单位,来充分考虑污染物入河量以及水环境容量的年内变化与空间差异,在我国水环境管理的实证研究中尚属首例。这种新型的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也被称为“太湖流域 TMML(月最大污染负荷)技术”。

应用案例名称

太湖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示范应用项目

案例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

案例规模

31个控制单元

项目投运时间

2020-11-01

工艺流程

强调水生态系统保护目标,开展控制单元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评价,结合单元内水环境功能特征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的水生态功能分析,完成控制单元的保护功能定位。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在该技术体系框架的指导下,完成了太湖流域示范区31个控制单元(其中常州市13个、宜兴市6个、湖州市12个)的保护功能定位、水质目标确定、环境容量计算、污染负荷核算、污染负荷分配和削减方案制定,并集成开发了太湖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系统,且在示范区常州市、宜兴市和湖州市环保部门进行了初步的业务化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技术体框架的提出将有助于实现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目标应由水环境质量改善向水生态系统健康转变,水环境管理模式应由行政区管理向控制单元管理转变,水污染控制技术应由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同时对于类似地区的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