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
集“预处理-吸附-解析-回收利用”为一体的氨氮废水交换柱处理技术,具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预处理单元根据现场考察和废水水样分析,水体中悬浮物、油类、重金属化合物含量较高,为减轻该部分污染物对后续氨氮处理的效果,需要设置预处理单元,本示范工程为了节省工程占地,大胆尝试了将预处理单元与氨氮处理单元合并,统一在交换柱内完成,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氨氮交换吸附筛选并配制了一种对氨氮具有最佳交换吸收特性的复合交换剂(具体参见第三章交换剂吸附解析性能研究),并相应研发了一套交换柱水处理装置。
3)交换剂氨氮解吸当交换柱中的复合交换剂吸附氨氮饱和后,需要对其进行解吸,将吸附的氨氮析出,重新恢复交换剂的吸附性能。本课题研究组通过大量试验研发了一种分时利用碱、酸快速活化交换剂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4)氨氮回收利用考虑清洁生产和资源回收利用,解吸后每升废水中氨氮浓度达到上万毫克,作为以专业生产碳酸氢铵为主业的重庆万利来化工厂,氨氮回收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本课题研发了一套以气液稳压平衡为理论基础的氨氮回收装置,选用自来水做为回收液,生产出200滴度(滴度为当量浓度的二十分之一,在制碱与制碳酸氢铵中用以表示氨水的浓度,1滴度=1/20当量浓度=1/20×17克氨/升=0.85克氨/升)的浓氨水,可直接回用于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