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案例名称
合肥工业园区污水厂尾水循环利用的生物-生态深度处理项目
工艺流程
“污水厂尾水-人工快渗生物滤池-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生态氧化塘-出水回用”,主要包括:
1.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的尾水,首先进入人工快渗生物滤池,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部分剩余污染物,使处理后的废水达到生态处理系统的进水水质要求。
2.生物滤池出水经配水后均匀进入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水中的污染物经过吸附、微生物降解、吸收等多种途径去除,水平潜流湿地出水进入表面流湿地时,水中的污染物已经降低到很低的水平,表面流湿地中水流的流动能够加快水体复氧过程,提高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还可以在水生植物的吸收作用下进一步减少氮磷的含量,特别是降低氨氮的浓度。
为进一步保证出水水质,根据已往研究结果与实际工程经验,在组合人工湿地后面增加一级生态氧化塘工艺,使水质稳定至接近地表水,确保安全回用。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针对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污水处理厂含有一定有害污染物的尾水,采用“人工快渗生物滤池-潜流人工湿地-自由水面人工湿地-生态氧化塘-后潜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出水COD、氨氮、总磷等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V类标准。
示范工程位于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污水处理厂内,于2010年5月建成,占地11亩,建设规模为360m3/d。由于示范工程的成功运行,此技术已被该园区采用,园区规划3000亩人工湿地,作为其日处理3万吨污水厂尾水的深度处理,已委托同济大学完成了园区人工湿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2012年底通过立项审批,一期(480亩)工程已完成工程设计,目前正在施工建设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