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原水管水质优化控制技术

来源项目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长距离原水管水质控制

基本原理

该技术根据南方长距离输水管道管壁中附着生长生物的种类、生长特性,建立了针对附着生物的氧化剂控制法、水力冲洗法等生长控制和清除方法。

应用案例名称

广州市南部供水工程

案例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一路12号

案例规模

100万m3/d

项目投运时间

2011-04-01

验收情况

已通过验收

工艺流程

采取实际工程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相对比的方法,通过模拟试验工艺、调整原水管的运行参数或在取水泵站投加药剂,考察工程实践状况。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广州市南部供水工程取水规模为100万m3/d,于2004年投产,从北江顺德水道取原水,经长26.7km、直径2.2m的两条输水管道,输送到南洲水厂进行净水处理。水源水质较好,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标准Ⅱ类。水源地存在的主要污染物为总氮。南洲水厂原水管道工程长距离输水管道的首尾两端——以西海水域为取水口的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与末端南洲水厂集水井底部,以及中间管道内壁,均发现了大量成团状的淡水壳菜。工程运行过程中,于2011年春末至秋末时期应用间歇预加氯法优化原水水质、应用氧化剂法控制淡水壳菜过度生长,在原水取水端口,连续投加次氯酸钠4小时,控制原水出站时余氯2~3mg/L。管道末端半月内排除淡水壳菜近400斤,达到控制淡水壳菜过度生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