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堤消落区生境调控与生态修复技术

来源项目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河湖流域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冬春季水位偏高、风浪大、基底硬土的消落区生态修复。

基本原理

巢湖消落区水生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冬春季水位偏高和蓝藻水华堆积。在西半湖,风浪冲刷及其导致的硬底也是植被消失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本技术运用恢复生态学的自我设计理论和湿地水文生态学的生态水位理论,创造必要的物理和生物条件,修复消落区植被并达到长期自组织维持。在定量水生植物对土壤、水文、水质的条件需求基础上,从消浪和基底改善两方面实施消落区生境调控,通过生态沟建设和植物优化配置,增强圩堤消落区自净能力,达到生态重建和生态功能恢复的目标。

应用案例名称

合肥市巢湖沿岸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

案例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

案例规模

336万m2

项目投运时间

/

工艺流程

1.生境调控工程。首先在修复区外围设置生态消浪带,进而开展修复区基底高程设计和底质改善,为水生植被的恢复创造条件; 2.生态修复工程。设置多级生态沟并相互连通,进而开展水生植物种植,选择适宜的先锋种类并进行群落配置,修复消落区植被并增强自净能力; 3.管护。开展修复区植被管护,达到生态重建和生态功能恢复的目的。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巢湖沿岸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西至水街桥以西200m,东至十五里河口往东约700m,平均宽度约500~600m,面积约336万m2。工程内容包括生态消浪、基底改善、生态沟塘水网和植物种植与维护。工程实施后,修复区植被覆盖度超过90%,植物主要以芦苇、菰、马来眼子菜、荇菜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