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初期雨水高效截流技术

来源项目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水资源利用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城市初期雨水截流或者撇流;城市面源污染控制;雨水综合利用等。

基本原理

通过城市片区雨水水质特征研究发现,城市雨水营养盐浓度与电导率呈现高度相关性,昆明城市区域总氮与电导率关系式为: Y=31.682X+126.852其中:Y——电导率(µS/cm);X——总氮浓度(mg/L)。因此可以利用电导率作为雨水水质快速响应参数,从而将传统的水量固定化截流方式(溢流堰、跳跃堰等)转变为基于水质变化的高效截流方式,实现雨水的快速识别和高效截流。确定了课题目标要求下(城市初期雨水截流率 50%)电导率控制阈值为 300µS/cm,对应的截流总氮平均强度为 5.5 mg/L,污染物总量截流比例可提高至 63%。 研究了城市雨水径流管内远距离转输时出现的途中沿程均化现...

应用案例名称

滇池环湖截污干渠东岸城投段项目

案例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

案例规模

服务面积约20.025km2

项目投运时间

/

验收情况

课题已验收

工艺流程

(1)高效截流单体包含以下三大个部件:一是检测部件,主要包括电导率检测探头、流槽和不锈钢雨篦。二是数据收集和指令部件,包括电导率表头、信号发射设备以及工控机,从而实现截流井的自动控制和数据远传。三是执行部件,主要是铸铁闸门和手电两用启闭机。 (2)高效截流构筑物单点工作流程为:降雨开始-电导率探头快速连续响应(超出阈值)-截流闸门打开-初期雨水进入截流管-降雨中后期-电导率持续低于阈值-截流闸门关闭-雨水进入雨水管。 (3)片区多点高效截流联合控制模式:(1)区域控制条件下,多点截流阈值宜选择同一个控制值;(2)片区模型建立及模拟,选择两个关键控制井,分别为多场降雨下最先达到和最后达到控制阈值的井,安装电导率探头;(3)确定其它被动井在不同降雨条件下依次关闭的浓度顺序概率;(4)最先达到阈值井关闭并反馈数值,对比最后关闭的井数值,两者差值和权重依次关闭其它井。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环湖截污干渠第四控制室位于滇池环湖截污干渠东岸城投段,服务于示范区域位于环湖东岸省城投段的宝象河片区,面积约20.025km2,其中:城市示范区8.012km2,农村示范区域12.013km2。为充分发挥环湖截污系统的治污控污效能,采用城市初期雨水高效截流工程措施与控制技术、专利技术《一种城市雨水径流高效截流井及截流方法》、《一种城市降雨径流高效截流井》和《一种水力自动控制的跳越堰初期雨水截流井和截流方法》,加装了电导率探头和控制柜,设置了自控系统程序,在线实时监测电导率,实施基于水质变化的高效截流方式,实现雨水的快速识别和高效截流。环湖截污干渠城市初期雨水高效截流工程措施与控制技术,为滇池流域污染控制和改善水环境质量,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