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絮凝-滤布滤池尾水深度处理技术

来源项目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城镇污水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以辽宁省为代表的北方严寒地区城市污水厂尾水的深度处理。

基本原理

针对城市污水厂尾水中的有限碳源用于生物降解极限深度脱氮后,再难满足生物除磷,提出利用化学除磷的方法对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结合微絮凝具有附属设备少,投药量降低,运行管理简单的优势,将微絮凝和滤布滤池工艺进行组合。首先污水进入混凝反应池,加入聚合硫酸铁,混合搅拌使水中胶体脱稳后形成微小絮体,水中溶解性磷与混凝剂反应,由溶解态转化成不溶解态,随出水进入滤布滤池单元,絮体经过滤布滤池时被滤布截留,被截留的絮体经反冲洗泵反洗后进入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利用微絮凝工艺简单,运行维护简单的优势,与滤布滤池结合不仅可达到出水要求,同时可降低基建投资,减少占地面积

应用案例名称

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示范项目

案例地址

辽宁抚顺市三宝屯

案例规模

2000t/d

项目投运时间

/

验收情况

已通过验收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为“尾水-混凝池-滤布滤池-出水”,具体如下: (1)尾水首先进入混凝池,通过投加混凝剂,并快速搅拌,使原水胶体物质脱稳; (2)然后出水进入滤布滤池,经过滤后出水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在抚顺市三宝屯污水处理厂建设处理规模为2000t/d絮凝旋流沉淀-滤布滤池示范装置,装置如下图: 微絮凝-滤布滤池具有工艺简单,附属设备少基建投资成本低的优势,通过微絮凝-滤布滤池进行处理,可获得与传统混凝沉淀池相近的处理效果,其对TP和SS的去除效果最为显著,当进水TP为1.0-1.5,SS为18-29mg/L时,出水TP和SS分别为0.3-0.48mg/L,4-10mg/L。出水COD为26-31mg/L、去除率为20%-30%,TN:4.6-8.1mg/L、去除率为10%-20%,氨氮:0.35-1.04mg/L、去除率为20%-30%。出水水质均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SS的去除率可达到73%,但是如果要进一步降低出水SS水平时,难度较大。分析认为,由于微絮凝处于混凝阶段,水中胶体刚刚脱稳,絮体刚刚形成,絮体粒径较小,粒径较小的部分絮体在经过滤布滤池过滤时,不易被滤布截留,随处水流出,阻碍出水水质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