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来源项目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农村农业污染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基本原理

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的塔型结构,包括出水孔,溢流池,出水渠,其中溢流池的中央是出水孔,出水渠与出水孔相通;所述的溢流池的外围设有若干层功能层,每个功能层内包括生物球净化区、景观水生植物区,其中景观水生植物区设在生物球净化区的外围,溢流池的一端连接输水管,输水管的另一端上安装水泵。不仅通过自由跌水提高了污水中溶氧浓度,而且增加了生物强化处理的功能,明显提高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污水厂出水的水质。与现行的一些技术相比,不仅没有破坏人工湿地的景观功能,而且还增加了人工湿地及污水厂的景观效果。结构简单、建设成本低、维修方便。 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的塔型结构的四周围墙采用砾石...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通过自由跌水提高污水中溶氧浓度,同时增加生物强化处理的功能,提高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及出水的水质。不仅没有破坏人工湿地的景观功能,而且还增加了人工湿地及污水厂的景观效果。结构简单、建设成本低、维修方便。

应用案例名称

苏南某村镇生活污水景观塔净化示范项目

案例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

案例规模

500吨/天

项目投运时间

/

验收情况

已通过验收

工艺流程

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在处理污水时,包括如下步骤: 1)来自人工湿地或者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污水由水泵提升,经输水管输送至溢流池; 2)在溢流池灌满之后,污水将以跌水的方式进入本装置的第一功能层; 3)在导流板,导流板,导流板,导流板的作用下,污水将与生物球净化区的生物球分接触; 4)在此接触过程中,生物球上附着的生物膜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物质; 5)然后污水流经景观水生植物区后跌水曝气增氧至下一功能层,以此往复,最终进入人工湿地或出水渠中; 6)为保证出水水质,污水在本装置内的停留时间HRT至少为6分钟。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在苏南某农村污水处理厂进行中试,日处理量为500吨,该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采用的是三层圆形塔型结构,具体尺寸如下:溢流池高为0.25m,半径为0.25m,功能层的宽度为1.0m,深度为0.5m,其中生物球净化区宽度为0.8m,景观水生植物区宽度为0.2m,水生植物选用水葱、千屈菜等。在本实例的条件下,在10天的运行后,景观塔型水体曝气和生物净化装置达到稳定状态,进出水主要污染指标浓度见下表,由实例数据可知水体中溶解氧浓度明显提高,基本达到对应温度饱和溶解氧浓度;污水厂尾水中的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36.4%,TN、NH3-N的去除率也可达到30%以上,TP的去除率在20%左右;出水水质明显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利用塔型的独特结构充分实现了水体曝气、净化和视觉美感的有机结合,塔型可根据具体情况选为圆形、椭圆形、矩形等,此处以三层圆形塔型为例。水体净化体隐藏于塔型假山之中,从而使本发明视觉上更具有假山瀑布的美感。水体净化通过装置每层的生物球净化区完成,同时通过层与层之间的跌水曝气增加污水中溶解氧含量强化生物净化,提高净化效果;视觉美感通过独特的塔型假山结构、景观水生植物区及瀑布式的跌水方式形成。本发明在人工湿地辅助曝气、生物强化处理及污水厂尾水进一步净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实现了水体净化用地与景观用地的有效统一,是功能性景观的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