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AAO(厌氧/缺氧/好氧)及污泥消减技术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来源项目
-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城镇污水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及其他城镇污水管网未能覆盖区域的生活污水处理、河道及湖泊等水体截污治理。可作为长期固定污水处理设施,也可作为临时性污水处理设施。

基本原理

1.污水处理主体工艺采用装有填料的AAO(厌氧/缺氧/好痒)生物处理法,利用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结合形成泥膜共存的“双污泥龄”系统,沉淀池污泥回流至厌氧区进行释磷,缺氧区进行反硝化脱氮,好氧区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的硝化及吸磷,好氧区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进行脱氮,从而实现同步去除有机物及脱氮除磷。 2.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消减区先进行好氧消化再浓缩,浓缩后的污泥外运处理。 3.臭气通过厌氧及缺氧区顶部活性炭吸附去除。 4.噪声通过在风机的进出风口位置安装消音器及在设备间内墙安装吸音棉等隔音材料进行降噪。 5.控制系统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加触摸屏的控制方式。远程监控水质及设备运行状态。 6....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将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有机结合起来,行程泥膜共存的“双污泥龄”系统,具有同时高效去除COD及脱氮除磷的特性。设备控制系统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加触摸屏的控制方式,并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现场工艺数据以及设备状态上传到公司云平台,在远程实现设备运行状况监控、工艺参数监测、系统异常提醒、诊断信息发送、故障排除指导、运维数据分析。

应用案例名称

澧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3500吨/天智能一体化污泥消减污水处理设备集镇污水处理工程

案例地址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澧浦街道澧浦北路

案例规模

3500吨/天

项目投运时间

2020-05-01

工艺流程

利用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结合形成泥膜共存的“双污泥龄”系统,沉淀池污泥回流至厌氧区进行释磷,缺氧区进行反硝化脱氮,好氧区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的硝化及吸磷,好氧区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进行脱氮,从而实现同步去除有机物及脱氮除磷。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1.对COD去除率达到95%以上。2.依据进水氨氮的浓度,通过挡位自动控制混合液回流比,最高回流比可达400%,氨氮去除率可达95%以上。3.进水TP在3以下时采用生物除磷技术,进水TP在3以上时增加化学除磷装置,总磷去除率可达95%以上。4.通过设备间余热回收维持冬季生物处理所需的水温,夏季可实现对设备间进行降温。5.污泥消减技术实现污泥减量40%~60%。6.进水水质排放浓度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1,改良技术具有高效脱氮除磷系统,出水水质优于(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2.电耗约为0.3元/吨水,无需投加药剂。 3.整体污泥减量50%以上。 4.无人值守,智能运维。 5.节省占地,500m³/d设备占地100㎡。500m³/d为例,年减排CODcr54.75吨,BOD5 34.68吨,SS 34.68吨,氨氮4.56吨、总磷0.46吨。

投资费用

总投资1575.86万元,为设备投资及安装调试费用。按3500吨/天的污水处理量,单位处理能力的投资费约0.45万元/吨

运行费用

运营费用为0.3元/吨水左右,运行成本下降达75%左右,年节约成本16.4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