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低成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来源项目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农村农业污染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基本原理

采用人工快渗 + 人工湿地为核心处理工艺,以间歇进水的方式运行,一次淹水和一次落干为一个水力负荷周期,在落干期中人工快渗池大部分为好氧环境,淹水期中则为厌氧环境,导致人工快渗池内部经常处在好氧和厌氧相互交替之中。有机污染物通过好氧生物降解和厌氧生物降解被去除,而通过过滤作用去除污水中的SS;而污水中氮素污染物的去除,落干时会发生氨化和硝化作用,而将污水中的氮素污染物转化成为氨氮并进而转化成为硝酸盐氮,而在淹水期则会发生反硝化作用,而将硝酸盐氮转化成为氮气,最终实现污水中氮素污染物的去除。后续的人工湿地则进一步强化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并通过植物生长进一步吸收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为强化除...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采用人工快渗+人工湿地为核心处理工艺,以间歇进水的方式运行,一次淹水和一次落干为一个水力负荷周期,在落干期中人工快渗池大部分为好氧环境,淹水期中则为厌氧环境,人工快渗池内部处在好氧和厌氧相互交替之中。

应用案例名称

邓州市农村生活污水生态低耗治理示范工程

案例地址

河南省邓州市和谐社区的移民安置区

案例规模

330户,设计水量60m3/d

项目投运时间

/

验收情况

已通过验收

工艺流程

居民小区排水经过化粪池后,通过收集管道进入处理设施,首先通过简易格栅,去除粗大物,保护污水提升泵;在进入集水井,潜污泵安装在此,根据水位变化,开启或停止运行;当水泵开启时,污水被提升进入复合人工快渗池,之后再进入人工湿地,最终出水。在非降雨情况下,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格栅池进入快渗处理单元,出水进入潜流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出水进入稳定塘,补充水源。在降雨情况下,过量雨污混合水经溢流管进入稳定塘,再经人工湿地深入处理后排放,既实现了雨、污水的全面处理,又避免过大水量对系统的冲击。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该工艺在河南省邓州市和谐社区的移民安置区建成了农村生活污水生态低耗治理技术示范工程,示范规模为330户,设计水量为60m3/d,示范工程经第三方监测部门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其最终出水中CODCr、BOD(5)TN、SS、NH3-N和TP等指标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