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型人工快速渗滤与人工湿地耦合技术

来源项目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农村农业污染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乡镇生活污水处理。

基本原理

水源区是我国典型的欠发达地区,且大多属于山地和丘陵地区,城市普遍采用的传统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因其投资和运行费用高、技术要求难度大,在水源区乡镇应用中因难以稳定运行出现了很多“晒太阳工程”。为此在传统人工快渗系统的基础上,按照“工程设备化、设备模块化、模块自动化”的原则,研发了适用于落后山区且利用自然坡降的“一高三低”的乡镇污水处理技术。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在传统人工快渗系统的基础上,按“工程设备化、设备模块化、模块自动化”的原则,研发了适用于落后山区且利用自然坡降的“一高三低”的乡镇污水处理技术。

应用案例名称

十堰市乡镇生活污水人工快渗处理示范项目

案例地址

十堰市茅箭区大川镇

案例规模

1500m3/d

项目投运时间

/

验收情况

已通过验收

工艺流程

乡镇生活污水经格栅除渣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利用地势采用自重流方式将污水送至微氧水解池,对污水进行微氧曝气和水解,降低大颗粒性污染物浓度,减小后续快渗池堵塞几率;再经斜板沉淀后依次经过一级快渗池和二级快渗池进行污染物降解去除;两级快渗池中间设置缓释碳源池,补充污水中的碳源,强化系统的脱氮能力,单独设置缓释碳源池方便加碳源的更换;出水进入复合流生态景观湿地进一步处理,确保出水水质稳定。 采用铁屑粉煤灰组合除磷,铁屑与粉煤灰质量比为2:(1)反应时间为20min、pH为6-7;快渗填料中添加沸石和火山岩,饱水层添加外加碳源;非饱水层高度为70cm,饱水层高度为60cm,系统水力负荷为1.5m3/(m2•d)、水力负荷周期为6h、湿干比为1:5。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利用开发的“一高三低”乡镇污水处理技术在十堰市茅箭区大川镇建设了1500m3/d的污水处理厂,示范工程第三方评估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水质为COD21.63mg/L、氨氮2.42mg/L、总氮8.95mg/L、总磷0.31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直接费用0.16元/吨,投资1274元/吨/天,动力消耗0.19kW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