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下沉式再生水厂集约构建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来源项目
-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水资源利用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新建项目及已建污水处理厂原地不停产下沉改造,特别适用于用地紧张、环境要求高的场景。。

基本原理

该技术原理主要将高效节地污水处理技术、炭质生物除臭技术、污泥低温干化技术、污水水源热泵技术、平面竖向空间优化技术有机融合,融入以高品质下沉式再生水厂为核心的生态综合体模式,构建了生态型下沉式再生水厂,实现了环境友好、土地集约、资源利用和生态安全。通过各个单元工艺的优化研究,开发适用于生态型下沉式再生水厂集约构建与资源化利用工艺技术,并实现工程化应用,进一步降低下沉式污水处理厂的占地面积及投资,地上地下统筹规划,极大节省土地资源,改善周边环境质量,彻底解决污水厂“邻避效应”难题,实现集约化设计,真正实现城市“负资产”向“正资产”的转变。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该技术通过研发高效生物膜工艺;融合智慧控制系统、矩形周进周出二沉池及强化技术、竖向和平面优化组团技术等;开发炭质填料生物除臭技术和相关除臭装备、生化+深度的整体技术、硫自养深度脱氮技术、水源热泵处理技术及装备、污泥资源化技术及低温干化装备,实现物质循环、能量利用、信息传递等。

应用案例名称

贵阳青山地下式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工程

案例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

案例规模

50000m3/d

项目投运时间

2015-04-01

工艺流程

本技术集成了高效节地污水处理技术、炭质生物除臭技术、污泥低温干化技术、污水水源热泵技术、平面竖向空间优化技术等,融入以高品质下沉式再生水厂为核心的生态综合体模式,构建了生态型下沉式再生水厂,实现了环境友好、土地集约、资源利用和生态安全。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进水COD≤300mg/L,BOD≤150mg/L,SS≤250mg/L,氨氮≤30mg/L,TN≤45mg/L,TP≤5mg/L;出水COD≤30mg/L,BOD≤10mg/L,SS≤10mg/L,氨氮≤5mg/L,TN≤15mg/L,TP≤0.5mg/L。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该项目是贵州省第一座下沉式再生水厂,具有“环境友好、土地集约、资源利用”等优点,项目采用自然采光、水源热泵、光伏发电、精确曝气等高效节能技术;再生水厂尾水作为贵阳市南明河的生态补水水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南明河水质获得持续有效改善,对南明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有重要意义。

投资费用

总规模5.0万m3/d工程建设项目为例:总投资为30918.39 万元(不含征地及外电费),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26419. 94万元。

运行费用

本项目平均单位生产总成本1.767元/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