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面源污染多级生态阻控技术

来源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农村农业污染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南方丘陵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基本原理

本技术在成片稻田集中排水口建小湿地(湿地面积为稻田面积的0.2%左右),将输移沟渠近可能建成梯级生态沟渠,流域(集雨区)末端建汇流区景观湿地等,运用技术工程-植物-微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维度多过程实现氮磷的高效消纳,小流域末端出水可达到地表水IV~III类标准,有效解决氮磷从稻田排水口到流域(汇流区)末端的全程全年阻控问题。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小流域稻田排水口生态湿地、输移沟渠拦截和汇流区景观湿地多级生态阻控技术充分利用集中稻田末端低洼边角荒地建小湿地,输移沟渠建成由美人蕉、雨久花和绿狐尾藻等植物的生态沟渠,流域末端利用山塘或鱼塘建生态湿地,具有成本低、小运维(无动力运行)、高效率(氮磷削减率高于80%,末端出水优于地表水IV类标准)、易推广(入选水利部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清单,并在湖南、江西、湖北南和浙江等多地推广应用)。

应用案例名称

葛家山多级生态阻控

案例地址

湖南长沙县葛家山村

案例规模

流域面积4.4km²

项目投运时间

/

工艺流程

技术工艺主要包括成片稻田排水口生态净化系统、生态拦截沟渠和汇流区景观湿地。稻田排水口小湿地主要包括沉砂池、生物滤池、表面流湿地、辅助工程与配套设备(周边交通道路、绿化、防护围栏等)。生态拦截沟渠主要包括生态沟、渗滤池、辅助工程与配套设备(沟边交通道路、沟边绿化、防护围栏等)。汇流区景观湿地主要包括表面流湿地、植物浮床、生态护岸、辅助工程与配套设备(调水闸、格栅等)。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排水稳定达到地表IV类标准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无二次污染

投资费用

项目期内投资50万元

运行费用

2万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