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
潜流生物滤池尾水强化处理技术从底部依次布置分散式进水管及滞层,微孔透水层,防堵塞碎石层,活性炭吸附层,长效碳源和活性污泥为主的脱氮材料层,炉渣和红土为主的除磷层以及出水管。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示范监测结果表明,系统进水(前端处理排放尾水)平均浓度为TN7.3mg/L、TP1.1mg/L、COD31mg/L,经本技术强化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为TN≤1.4mg/L、TP≤0.21mg/L、COD≤16mg/L,氮磷和COD削减率分别为80.8%、80.9%和48.4%。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本技术应用过程中无二次污染形成。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潜流生物滤池中的填料氮磷吸附饱和后,可用于堆肥原料,通过填料肥料化利用,充分挖掘农业流失氮磷再利用的生产潜力,可有效地解决规模化推广应用面临工程、运行和管护成本高且无产出的经济瓶颈。
投资费用
项目总投资包括工程建设费和滤池材料费。本项目示范工程处理周边3公里内的地表径流,以此为标准进行估算,机械施工土方费1.00万元、施工费2.00万元、建材费1.00万元、滤池材料费1.00万元,合计工程总投资5.00万元。
运行费用
由于潜流生物滤池是无动力运行,滤池填料大约5年更换一次,运行费用主要是聘请当地村民对滤池进行维护的人员工资。年运行费用为0.38万元/年,具体运行费用如下:工程运行物耗 0.08万元/年,人员工资 0.30万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