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典型农业复合污染区清洁流域构建

案例图片

案例名称

江苏省常州典型农业复合污染区清洁流域构建

案例类别

工程示范案例

技术类型

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解决难点问题

农业复合污染区农村生活污水总量大、收集处理率不高,农田种植业发达、施肥量居高不下,畜禽养殖污染负荷大,水产养殖面积大、分布广。

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集体流转方式把分散在农户手中的稻田进行集中,由专业合作社进行集中经营管理,构建了以农村合作社为主体的小流域农业农村污染防控机制,集成清洁生活、清洁生产、清洁生境、清洁管理的“四清”技术体系。利用源头控制收集、过程生物转化、末端多级利用和区域结构调整的联控策略,形成了种植业“节减用”、养殖业“收转用”、生活污水“收处用”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将生活污水进行种植业养分精准化回用,在农田中开展氮磷减量、生态拦截、农田尾水净化等技术,并构建“鸭—粪—稻”生态循环利用体系,利用废弃秸秆种植大球盖菇,还将秸秆制成垫料养猪,猪粪生产有机质还田,实现农作物秸秆及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做到退水不直排、肥水不下河、养分再循环。

案例成效

村落生活污水出水优于一级B标准,农田排水氮磷均达到地表水IV类水标准,水产养殖废水通过休耕农田实现全部消纳,河道水质提升15%以上,区域内COD、总氮和总磷削减88%、88%和93%。每亩水稻增收80公斤,且能减化肥30%,减农药40%,排水中氮磷浓度平均降低30%以上,已建成2500平方米的粮食处理加工中心、1000立方米的稻米冷藏库。先后被评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构建的“新康”模式被《人民日报》等媒体广泛宣传。

推广应用情况

已在江苏南京、苏州、镇江、安徽省肥东县元疃河等地推广面积超过20余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