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成球”工艺制备水泥缓蚀剂

技术来源:三磷污染防治磷石膏
技术领域: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工业固废
技术类型:治理技术

适用范围



适用于水泥行业

技术描述



“二水”成球工艺较“半水-二水”成球工艺制备水泥缓蚀剂综合能耗大大下降,仅为后者的1.5-2%,是节能型的好项目,且能减少高温含尾气及大量CO2、SO2、NO2及CO的排放。

工艺流程



原料磷石膏经过板式给料机、皮带输送机进入圆振筛筛分后大块物料进入刀式破碎机进行一次破碎,筛分、破碎后的物料加入改性剂(石灰)调整pH值≥7,再进入链式破碎机进行二次破碎,破碎后的物料通过均化布料机输送到原料库均化、陈化(陈化期≥7天),均化、陈化后的物料输送到制球车间,通过预搅拌、主搅拌机与精确计量的凝胶剂JN进行均匀搅拌后,进入圆盘成球制球,为提高制球效率在搅拌机内加入适量水调整物料水分,成品磷石膏改性球通过皮带输送机、悬臂堆料机送入成品库贮存、陈化,通过5-10天的陈化,磷石膏改性球经过充分的水化,强度达到质量要求。

主要技术指标



(1)磷石膏(含水12%)0.96t/t水泥缓凝剂;(2)电耗电3.5kwh/t水泥缓凝剂;(3)水50kg/t水泥缓凝剂;(4)JN耗JN约30-50kg/t水泥缓凝剂。

应用案例




案例名称:磷石膏制水泥缓凝剂,附加值不高,利润也不大,但其投资少,加之廉价的石膏资源极易得到,故不失为大规模处理磷石膏的途径之一。自第一套装置投产以来,半水-二水工艺迅速在国内得以推广,先后在江西贵溪化肥有限公司、贵州瓮福集团、重庆涪陵化工、秦皇岛华瀛磷酸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兴建了磷石膏制水泥缓凝剂装置,装置能力超过250万吨,成为磷石膏处理的主流、经典工艺路线。“二水”成球工艺较“半水-二水”成球工艺综合能耗大大下降,仅为后者的1.5-2%,是节能型的好项目。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半水-二水”成球工艺由于使用燃煤(按600kt/a水泥缓凝剂年耗煤2.4万吨计算),使用“二水”成球工艺后,每年减少1.4×109m3约150℃高温含尾气及大量CO2、SO2、NO2及CO的排放,是环保型的好项目。 从生产成本分析,按煤价873元/吨、JN凝胶材料400元/吨,电价0.6元/kwh计算,600kt/a水泥缓凝剂装置年节约综合生产成本60万吨×(0.04×873 10×0.6-0.035×400-3.5×0.6)元/吨产品=1489.2万元(每吨产品降低生产成本24.82元)。 从水化产物分析,“半水-二水”成球工艺水化产物为CaCO4·2H2O,而“二水”成球工艺水化产物为硅酸凝胶,强度得以大幅提高,以15mm直径的球体颗粒其强度检测结果看,“半水-二水”成球的强度平均为25N,而“二水”成球的强度平均为55N,减少了运输、倒运过程的损失,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关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