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分级资源化)

技术来源:三磷污染防治磷化工
技术领域:资源化与综合利用技术-工业废物
技术类型:治理技术

适用范围



适用于草甘膦母液的处理,而且还适合用于其它有机磷废水的处理。

基本原理



本技术针对高含量有机磷废水(如草甘膦母液)的成分特性,可以选择各种处理方式如:蒸馏气提、酸碱解、高效氧化、沉淀分离等方法,进行预处理,去除有机磷废水中影响资源化利用的杂质。对于不能直接分离或除去的杂质进行进一步转化,改变其物性后再寻求不同特性进行分离除去,同时在转化的过程中将各种含磷物质全部转化为所需的目标产物磷酸盐,从而实现定向转化,便于后续提纯和深加工。

技术描述



本技术所属行业为有机磷农药行业,是有机磷废水处理的清洁生产技术,可以实现磷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磷资源的利用率。本技术成熟可靠,万吨级产业化装置已稳定运行三年。本技术对设备无特殊要求,设备材质均为通用型的材质,并且工艺控制条件亦无苛刻要求。同时该技术使用的原理通用性强,特别是“定向转化步骤”适合于各种形态的磷及其化合物,同样适合于处理其它有机磷化工行业产生的含磷废水(料),有望形成该行业废水(料)处理的通用技术。该项技术如能在全国推广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有机磷化工行业的面貌,对磷化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艺流程



具体来说,本技术将有机磷废水通过预处理,去除有机磷废水中影响资源化利用的杂质后,再进行浓缩处理去除无机盐和水分得到磷酸盐混合液,磷酸盐混合液经定向转化得到磷酸盐粗品,粗品磷酸盐经过精制、深加工得到各种工业级磷酸盐产品。 本工艺的技术特点是: (1)适用范围广,极具针对性的去除有害杂质。 (2)实现资源回收,将危险固废转化为化工产品。 (3)技术融合性强,可结合各种节能和分离工程手段,进一步降低成本。 (4)废水处理彻底,基本无二次污染。

主要技术指标



直接经济效益:磷酸盐产品收益-回收成本 615元/吨;间接经济效益:作为固废的处理成本2800元/吨 ;综合经济效益 615元/吨+2800元/吨=3415元/吨 ,以我国草甘膦实际产能45万吨计算,可实现直接经济效益2.77亿元,间接效益达12.6亿元,实现综合效益15.37亿元。 如进一步推广至其他有机磷生产行业,经济效益将更加可观。

投资及运行费用:按照10万吨/年有机磷废水处理(或对应2万吨/年草甘膦生产配套)投资估算(TP:20000-30000mg/L),约需投入资金7000万元。可以根据生产企业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若本身已有浓缩装置,则可节约相应投资。 以10万吨/年有机磷废水处理投资估算(TP:20000-30000mg/L)

1、整个工艺分为四个部分建设。 2、产能扩大一倍投资约增加50%。 3、预处理难度增大,成本适当增加。

装置建成后不仅可以有效地处理有机磷废水,还可以回收磷酸盐产品,如:焦磷酸钠5200余吨,可获得1230万元/年的直接经济效益,考虑到若作为固废处理需要处理费用2800元/吨,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可以达到6830万元/年。


相关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