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分类收集处理循环利用技术

技术来源:三磷污染防治磷矿
技术领域:水污染防治技术-工业污水
技术类型:治理技术

适用范围



适用所有类型磷矿企业

技术描述



废水分类收集处理循环利用技术更大程度减少废水产生,是磷矿企业规范化整治重要内容。该技术主要是将开采现场、运输道路、物料堆存场所、选矿工段及生活区等节点产生的废水经分类收集、絮凝沉淀处理后可循环利用,回用去向主要为洒水降尘或作为生产用水回用到生产工段。

工艺流程



各节点废水分类收集循环利用,具体如下: 对于地下开采产生的矿井水,在矿井最低点设置废水收集池进行收集,或通过抽水泵抽送至井外的废水收集池收集储存。对于露天开采产生的矿坑水,通过在采区或矿区设置一个或多个废水收集池,通过管道沟渠或自然引流集中收集。对于选矿工段的选矿废水,通过选矿工段过滤装置后连接封闭管道输送至废水收集池或尾矿库,或直接回到回水池备回用。废水收集池容量能满足厂区废水收集需求,针对矿井涌水量不稳定、或汛期矿坑水量变化大的,建设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池,保证废水全收集。 对于贮矿场、排土场的淋滤水,可根据堆场雨污分流措施不同,制定两种废水收集方案:一是在堆场建设防雨棚或其他半封闭结构,并在堆场周围建设截洪沟,防止雨水流入堆场,清洁雨水截流后可直接排放;二是堆场无防雨棚,在堆场周围建设排水沟,沟内收集的淋滤水或污染雨水排入废水收集池进行收集处理。对于选矿尾矿库渗滤液,于尾矿库配套建设的渗滤液收集池中进行收集,就地或输送到生产厂区进行回用或处理,建设运行应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 对于矿区专用道路和场地的地坪冲洗水和污染雨水,一般通过矿区内部或道路两侧设置边沟、排水沟收集并引流到废水收集池。在采区外围等范围内未受污染的雨水通过截洪沟将清洁雨水截流排放,防止流入场地。 对于矿区工业场地内的生活污水,通过企业内部污水管道或管网收集进入厂区自建生活污水处理站,或接入市政管网。企业建设污水处理系统(采矿工段、选矿工段、生活区)对废水进行处理并尽量回用,废水无法完全回用的再进行排放。

应用案例




案例名称:实际应用案例1:该技术在四川省金河磷矿有实际应用。该磷矿对井巷硐壁渗水、井下湿式作业和洒水降尘产生的废水通过废水循环管道收集进入井下的沉淀处理池,经二级沉淀后循环用于湿式作业、洒水降尘或生产补水。实际应用案例2:该技术在贵州磷化集团多家磷矿企业有实际应用,各环节废水通过不同收集系统收集处理并回用,其主要废水收集处理系统如下:
主要工艺及设备参数:1.露天矿山采矿废水处理 (1)矿坑水收集系统:包括沉沙池、淋溶池、管道、泵站、配套供变电设施,将废水应收尽收。 (2)淋溶水及场地冲洗水收集系统,做到应收尽收。 (3)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方式一般采用絮凝-混凝沉降-过滤,为物理沉降。包括废水处理设施、管道、提水泵站、污泥收集系统、配套供变电设施,一般为物理沉降处理后的水必须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或地方标准,其总磷指标至少要到0.2mg/L或0.5mg/L以下,PH值6~9之间;采矿选矿行业悬浮物≤100mg/L以下(实际执行20mg/L以下)。 (4)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一般仅包括总磷、悬浮物、PH值等取样、化验分析、数据采集及监控系统,确保外排水达标排放。 (5)截排水系统:对于采矿、剥离区域外的地表水、雨水,应在生产作业区域之外,建设拦洪沟、排水沟、挡水堰、沉沙池等建构筑物,将产生作业区以外的水拦挡在作业区之外,避免水被污染。 2.地下矿山废水处理 (1)矿井水收集系统:在井下建设排水沟、沉砂池、集水池(井、硐室)、井下变配电、泵站,将矿井水提升至地表处理。 (2)淋溶水及场地冲洗水收集系统,做到应收尽收; (3)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方式一般采用絮凝-混凝沉降-过滤,为物理沉降。包括废水处理设施、管道、提水泵站、污泥收集系统、配套供变电设施,处理后的水必须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或地方标准,其总磷指标至少要到0.2mg/L或0.5mg/L以下,pH值6~9之间;采矿选矿行业悬浮物≤100mg/L以下(实际执行20mg/L以下)。 (4)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一般仅包括总磷、悬浮物、pH值等取样、化验分析、数据采集及监控系统,确保外排水达标排放。建设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废水处理设施、管道、提水泵站、污泥收集系统、配套供变电设施,处理后的水必须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或地方标准,其总磷指标至少要到0.2mg/L或0.5mg/L以下,pH值6~9之间,悬浮物≤100mg/L以下(实际执行20mg/L以下)。 (5)地表清污分流系统:将雨水截排出工业场地,将货场淋溶水收集送到废水处理系统处理。 3.生活污水 在50~500人的集中生活、办公区域建设小型一体化污水设施处理生活污水。 4.选矿废水 主要指磷矿选矿环节产生的、不能直接外排的水,由于选矿废水中含有选矿药剂,常用的正、反浮选均加酸作抑制剂,导致选矿废水pH值偏低。尾矿在尾矿库堆存时,尾矿渣与水自然分离,一般在尾矿库库区设回水设施,将选矿废水回收利用,既减少了新鲜水用量,又将废水循环利用,保护了环境。 (1)回水系统 一般在尾矿库库区设置回水系统,包含浮船回水泵站、回水管道、回水池、视频监控系统等,确保选矿废水不因外溢、外排造成安全、环保事故。从尾矿回收系统回收的废水,再次进入选矿环节。 (2)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 1)渗滤液收集系统:在尾矿库坝下最低位置设置渗滤液收集池、泵站、回水管道、供配电系统,确保渗滤液应收尽收。 2)渗滤液处理系统:由于渗滤液中含有离子态形式的总磷,因此处理工艺为添加石灰进行中和反应,让离子态的磷与石灰反应生成稳定的、无害的化合物。包括废水处理设施、管道、提水泵站、污泥收集系统、配套供变电设施,处理后的水必须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或地方标准,其总磷指标至少要到0.2mg/L或0.5mg/L以下,PH值6~9之间;采矿选矿行业悬浮物≤100mg/L以下(实际执行20mg/L以下)。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一般仅包括总磷、悬浮物、PH值等取样、化验分析、数据采集及监控系统,确保外排水达标排放。处理后的水必须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或地方标准,其总磷指标至少要到0.2mg/L或0.5mg/L以下,PH值6~9之间,悬浮物≤100mg/L以下(实际执行20mg/L以下)。


相关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