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心3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上午,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3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牵头完成1项,参与完成2项。中心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曲久辉院士主持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发明了“加密活区”净水及调光抑藻等生态型水源水质改善技术,攻克了嗅味、毒害副产物、耐氯生物、砷、氟等系列水质净化难题,创制了标准化装配式水厂及农村供水远程运维模式,实现了全场
2024-06-24

柴立元院士出席2024年全国有色金属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节能减污降碳工作会

6月5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的2024年全国有色金属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节能减污降碳工作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在会上讲话并作报告。中心主任柴立元院士应邀作《有色行业砷材料化冶金创新发展潜力》大会主旨报告。中心副主任刘恢教授参加会议。此次会议为期两天。6月6日,电解铝纳入全国碳市场关键共性问题专题研讨会和重金属冶炼烟气脱硝、高含砷物料资源化利用及安全处置等难点问题研讨会召开。来源: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24-06-23

关于开展2024年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关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常态化路演制度的相关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将组织开展2024年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
2024-06-17

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工作专题会在上技所顺利召开!

2024年6月13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上海技术交易所承办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工作专题会”正式召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创新服务处副处长梁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处干部刘宝林、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刘群彦、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科员姚晓莹等领导出席。此次专题会还邀请了39家创新改革试点单位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3家附属医院代表出席,同时组织了2家成果转化服务机构进行专题介绍,分享服务成功案例和经验,为与会单位提供参考和建议。上海技术交易所成果服务部部长王云
2024-06-15

浙江省海洋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在浙江大学揭牌成立

6月12日,由浙江大学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组建的浙江省海洋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立。浙江省海洋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同步成立。浙江省副省长柯吉欣与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院士共同为“中心”揭牌。两院院士吴立新、潘德炉、杨树锋、杨德森等受聘为“中心”院士顾问专家,应邀出席见证。柯吉欣为专家代表颁发了聘书。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副校长王立忠主持。杜江峰在致辞中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海洋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
2024-06-13

中心参加2024年科学技术年会 展示创新成果与技术突破

2024年5月25日至27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4年科学技术年会在武汉市隆重召开,来自生态环境部有关部门、部属单位负责同志,部分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同志,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组织、企业和媒体等200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域代表参加会议。围绕“科技创新赋能美丽中国建设”主题,共同探讨科技创新发展的前沿动态。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
2024-05-31

政策宣讲 助企吃透科学技术奖励红利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李玉凤)近日,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与支持下,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局组织开展了科学技术奖励政策宣讲会,来自亦庄新城的60余名企业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现场,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详细介绍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人物奖的基本情况、提名和评审流程、材料准备等相关内容,并与经开区科技创新局、企业代表交流座谈,答疑解惑。“非常感谢此次政策宣讲会,帮助我们及时了解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详细申报条件、申报流程和要点事项。会后,我们将仔细比对政策要求,找亮点,补差
2024-05-28

基于水动力优化的浅水湖泊内污染长效控制技术-湖底抽槽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沉积物是氮、磷等生源要素的重要储存库,它在净化上覆水环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营养源的作用,对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富营养化的主导因子。沉积物中的氮、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水体的污染状况。当外源污染得到控制时,内源负荷的沉积物仍会对水体产生显著影响。自然状态下,浅水湖泊水土界面不断受到风浪扰动导致沉积物大量悬浮,再悬浮过程所产生的内源释放是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对湖泊内流泥、藻种和轻质污染物的清除方法多为底泥疏浚。底泥疏浚常存在流泥、
2024-05-22

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成功举办首届学术研讨会

2024年5月13日,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科学中心)在广州市成功举办首届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会由科学中心主任席北斗主持。中国工程院曲久辉院士、段宁院士、吴清平院士、吴丰昌院士和新加坡工程院黄浩勇院士受邀出席,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代表参会。会议以“凝练湾区生态环境重大科技需求,谋划湾区生态环境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主题进行了研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晓霞出席并致辞。徐晓霞指出,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工作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
2024-05-16

陈胜副院长带队赴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交流座谈

2024年5月11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环科院)副院长陈胜带队赴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以下简称产业协会)开展交流座谈,双方就推动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与环保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对陈胜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中国环科院在科研能力建设、重大科技创新、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对中国环科院长期以来给予产业协会的支持表示诚挚感谢。郭承站强调,产业协会是我国推动生态环境产业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机构,与中国环
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