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图片
解决难点问题
工程位于国内最大的进口电子垃圾集中处理处置地之一,多年来形成大量遗留固体废物的堆点及污染场地,污染物种类复杂,污染物含量高,污染土方量大,且现行固废风险管控技术落后,亟需构建历史遗留固废污染风险高效管控模式。
整体解决方案
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和水文模拟技术构建污染场地概念模型,采用覆盖阻隔系统(复合土工膜)和垂直阻隔以及地表径流截流的方式进行风险管控,同时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分类阻隔技术方法,将固体废弃物堆体分为基坑型、山坡型与平原型固体废弃物堆体。其中,针对基坑型固体废弃物堆体采用垂直阻隔技术,针对山坡型固体废弃物堆体采用覆盖阻隔技术,针对平原型固体废弃物堆体采用风险管控水平阻隔技术,既保证切断暴露途径、防控风险,又节约工程成本,降低施工难度。
案例成效
处置遗留固废堆存量约23万方,新增绿化面积约8.6万平米,恢复了场地生态功能,全面提升了周边土地利用价值,有效阻隔地下水污染物的扩散,达到修复目标的同时,应用成本降低30%。
推广应用情况
相关技术获得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并被纳入“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绿色技术储备库及“粤港澳绿色大湾区”专区进行推广,并在广东清远、江苏无锡、江苏泰州、广西、重庆、吉林等地推广应用,对我国遗留电子废弃物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技术进行了有益探索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