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的难点问题
应用该工艺和技术装备,实现资源化利用大宗固废应用于绿色建造,每综合利用1吨固废碳减排量不少于0.236吨。
1.工艺使用天然气外燃清洁能源,彻底淘汰传统烧结制品行业煤炭内燃方式,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外排。
2.高温处理工序应用氢基燃料自动化脉冲处理技术,节约30%燃料消耗量。
3.高温处理室余热二次利用于初级高温处理干燥工序,提高能源利用率10%,并减少能耗。
基本原理
使用建筑垃圾、粉煤灰、污染(修复)土壤、污泥、煤矸石等一般固废作为原料通过技术处理、精细配伍、成型编码、水气分离、高温处理、规格定型、表面处理、多材复合、智能装配、水电预设、成型吊装等工序制成烧结砌块、板材,并组装成型,全过程自动控制、数字化智能管理,实现装配式烧结墙板的一体化、功能化、工业化、预制化的全自动化批量生产。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1)采用机器人自动控制智能化生产,全部以大宗固废为原料生产装配式墙板及部品砌块,工艺过程达到1000℃以上高温,使固废中有机污染物完全分解,重金属稳定固化;
2)技术工艺生产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纯外燃方式,无内燃,彻底淘汰传统烧结制品行业高硫分燃料,达到废气超低排放。并应用了氢基燃料自动化脉冲处理技术,可节约30%氢基燃料消耗量,应用了余热回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10%,应用了废水回用、生产废料回用等技术
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绍兴绿展环保有限公司应用该工艺和技术装备,于2021年8月建设年产20万方新型轻质复合(LPC)装配板材生产线项目,以建筑垃圾、污染土壤、污泥、粉煤灰等一般固废作为原料,资源化循环利用生产装配式墙板及砌块部品等绿色建材产品,回用建筑工程,每年可满足周边地区30万方固废处置需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万吨以上。
应用案例名称
绍兴绿展环保有限公司新型轻质复合(LPC)一体化装配板材项目
工艺流程
1)原料预处理:固废原料经抽检合格后收集进场,根据原料成分组成和成分含量,分类配比,再进行破碎筛分等预处理,处理后输送至陈化仓。
2)原料陈化:采用可逆式布料机将已完成预处理的物料均匀地分布在陈化车间内,进行陈化作业。
3)半成品成型:经陈化作业的物料再次物理处理并精细配伍,通过真空挤出机进行挤坯,坯料经过切条机、切坯机自动化切割,得到固定尺寸的块状湿胚。
4)初级高温处理(干燥):利用天然气高温处理段的余热对湿坯进行干燥,采用旋转式送风系统。
5)天然气高温处理室:干燥后坯料在高温条件下焙烧,成为半成品板材部品。
6)半成品组装:对半成品进行打磨、组装、填充等,得到墙板产品。
7)板材养护:完成组装的成品板材进行养护。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1.满足属地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的有关要求。
2.工艺使用清洁能源,彻底淘汰传统烧结制品行业高硫分燃料,能够满足《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
3.资源化利用的产品,符合产品标准GB/T13545-2014、GB/T26538-2011等,还符合《绿色建材评价 砌体材料》(T/CECS 10031—2019)三星级认证标准。
碳排放情况
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等大宗固废应用于绿色建造,每年可满足绍兴市上虞区及周边地区30万方建筑垃圾处置需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万吨以上。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1.高温处理工序应用氢基燃料自动化脉冲处理技术,节约30%以上燃料消耗量。
2.高温处理室余热二次利用于初级高温处理干燥工序,提高能源利用率10%,并减少能耗。
3.生产过程中边角料、不合格品等全部回用生产。
4.利用厂房屋顶安装2.5MW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5.厂内公共照明均采用太阳能路灯。
6.雨水及废水回用。
投资费用
总投资2.3亿元,其中土地及厂房费用约1.1亿元,设备投资约8000万元。
运行费用
燃料、辅料、水电等费用约3500万元,人员工资、福利支出、培训、劳务费、专家费等约600万元,财务费用、环保运营、耗材备件、维修等费用约700万元,折旧费用约800万元。合计全年运行费用约5600万元。
经济收益
投资回报较好。收益来源主要有:原料收费(固废处理费)、产品收费(包括半成品砌块收费)、财政补贴(退税补贴或固废处理相关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