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渣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来源项目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先进适用技术汇编》(第一批)
技术分类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工业固废-石油化工
适用对象及范围
液态、半固态/固态可浆化有机废物无害化处理。

基本原理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为浮渣等有机污染物彻底无害化处理技术,具有低成本、低能耗、系统自热、污染物降解彻底、气体排放量少、系统水回用率高的特点,是浮渣清洁处理的系统解决方案。

应用案例名称

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工业废物处置中心(一期)

案例地址

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化工北路9号

案例规模

超临界水氧化2万t/a,物化1万t/a。

项目投运时间

43313

验收情况

危废处理试运行后,于2018年10月18日通过环保验收,行政审批单位为河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行政审批局。

工艺流程

根据工艺分为原料存储配制单元、换热氧化反应单元、减压与分离单元、换热单元与液氧液氮气化五个技术单元。原料通过调节含水率、pH值等完成配浆,将原料储罐内的浆料通过原料泵升压至反应压力,经反应器顶部喷嘴与高压氧气混合后进入反应器,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反应温度为600-700℃,利用原料中有机物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维持系统所需热量,反应后物料经多级降压后,进入闪蒸罐进行气液分离。闪蒸罐顶部气体经调压后高空排放。液体进入换热单元,冷却至40℃,根据水质进行处理后回用。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浮渣经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后有机质转化率超过99.9%,出水清洁,COD<50mg/L,SO(2)NOx及烟尘产生量远低于国家标准。排水各检测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排放标准,废气检测污染物远低于《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表3标准。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达标排放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项目主要消耗的能源和耗能工质为甲醇、电力、热力和水。年综合能耗为2756.18t标准煤(当量值)。达产后单位产值能耗为0.48tce/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946tce/万元。

投资费用

项目投资18294.48万元(包括2万t/a超临界水氧化和1万t/a物化处理)。

运行费用

电耗205.55元/t,液氧187元/t,其他药剂84.02元/t,人工成本213元/t,设备折旧351元/t,维修管理费49.24元/t,合计1089元/t。装置规模扩大可显著降低人工成本和设备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