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固废物综合利用“WS•DYNASI”陶粒生产技术

来源项目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先进适用技术汇编》(第一批)
技术分类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工业固废-矿业
适用对象及范围
燃煤电厂、洗选煤厂等工业固废排放企业进行粉煤灰、煤矸石等固废资源化协同利用的配套生产

应用案例名称

包头东华热电厂配套年产10万m³粉煤灰生物陶粒滤料开发生产项目

案例地址

包头铝业产业园区包头东华热电厂旁边

案例规模

年产10万m³粉煤灰生物陶粒滤料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项目投运时间

2008年

验收情况

验收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验收时间:2016年9月8日 验收结论:1、项目通过产学研的形式对粉煤灰生物陶粒滤料的性能、机理和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进行试验研究,完成了设计能力为10万立方米粉煤灰陶粒生物滤料生产线的建设,形成规模化生产。并在此基础上,将陶粒滤料在污水处理厂曝气生物滤池技术中进行示范应用反馈良好,为粉煤灰陶粒滤料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2.申请国家专利3项,科技成果1项。3、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工艺流程

WS•DYNAS陶粒生产技术装备,生产工艺包括储料、配料、供水、混匀、成球布料、点火焙烧、负压除尘、成品筛分及自动化控制九大系统。系统采用准确的配料、混合、成球、预热、干燥、焙烧、冷却、余热回收等工艺。生产高效节能、无污染、无粉尘、无废水排放。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项目年产陶粒10万m3,年利用粉煤灰12万t,煤矸石0.5万t。陶粒焙烧过程中配套静电除尘装置、污水处理、降噪装置等,使得陶粒生产过程中无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同时为电厂节约50亩的填埋土地,减少粉煤灰排放造成的大气、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29620-2013《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陶粒滤料生产标准CJ/T299-200(8)水处理用人工陶粒滤料GB/T17431-2010《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陶粒生产技术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物主要为粉尘污染。焙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过负压引风静电除尘装置进行集中收尘,再经一座25m高排气筒排出。经检测,陶粒生产车间内外及成品筛分产生的粉尘经除尘装置处理后,利用风管与各个产尘点相连集中由排气筒排放,收集的粉尘集中回收利用返回原料仓利用。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29620-2013《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粉煤灰、煤矸石、污泥等固废物,规模化协同利用;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及废渣可再次利用制备陶粒,变废为宝,实现了无害化、资源化循环利用。

投资费用

5700万元

运行费用

运行总成本费用1642万元;原辅材料、燃料动力468万元;人工费用116万元;折旧费用维修费450 万元;销售及管理与其他费用380万元;财务费用2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