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案例名称
钢铁烟尘及有色冶炼渣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
案例规模
年处理含重金属固(危)废70-80万t。
验收情况
验收单位: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验收时间:2013年12月24日,验收结论:验收合格
工艺流程
大体分为火法工艺、湿法综合回收工艺、合金工艺、窑渣综合利用技术、水处理工艺五部分。
(1)火法工艺:将钢铁烟尘与有色金属冶炼渣在高温状态下,通过富氧(含氧>21%)燃烧高效节能技术使低熔点低沸点物质如锌、铅、铟、铋、镉等金属及其化合物还原气化,再在烟气冷却过程中与氧结合成金属氧化物,最终形成含多种有色金属的富集物—次氧化锌粉,从而实现目标金属的粗分离。
(2)湿法综合回收工艺:处理由火法回转窑挥发得到的氧化锌粉,通过湿法提取工艺,将其中的有价金属锌、铅、铜、铟、铋等金属提取出来。
(3)合金工艺:锌熔铸及锌合金深加工工艺以湿法工艺产出的电积锌片和铝锭、残阴极为主要原料,经工频感应电炉熔化的锌水送入至合金配方炉、保温炉、铸锭等工序后,产出锌合金锭与锌浮渣。
(4)窑渣综合利用技术:是窑渣联合选铁—高温耦合焙烧—湿法分离集成的窑渣综合利用新技术,工艺涉及到了湿法冶金、火法冶金、化工和选矿领域。主要生产过程包括选矿提铁改造、铁粉粉碎、100目铁粉纯化、细铁精粉纯化。
(5)水处理工艺:是对湿法回收工序产生的碱洗高盐废水及生产过程产生的低浓度含盐废水进行处理,回收碘及钠钾混盐,并将处理后的水回用于生产,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经处理后的淡水达到《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1)》标准。回转窑废气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和《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新改扩建二级标准的要求;燃煤锅炉废气可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II时段燃煤锅炉标准的要求;中温焙烧炉废气均可满足《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新改扩建二级标准的要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满足GB16297-1996要求。无组织排放污染物主要有粉尘和硫酸雾。全厂水循环利用率达92.5%,剩余7.5%均在循环过程中消耗及被蒸发。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从含重金属废物中提取出锌、铟、铅、镉、铋、锡、铯、碘等多种有价元素,以及铁精粉、还原铁粉等工业产品,生产流程的余热用于配套发电,无害尾渣用于生产环保建材,全流程零排水、零排渣。对冶炼生产过程的废水进行利用,回收碘及钠钾混盐,并将处理后的水回用于生产,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厂区内形成闭式循环经济链,真正实现了固体废弃物、废水的资源化综合利用,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加快形成绿色集约化生产方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投资费用
一次性投资费用550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12893万元
运行费用
年运行成本约5000万元。综合经济效益103000万元/a,直接经济净效益20809万元/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