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原位处置成套工艺研究及应用

来源项目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先进适用技术汇编》(第一批)
技术分类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城市垃圾-建筑垃圾
适用对象及范围
处置规模50-100万吨/年的建筑垃圾原位处置。

应用案例名称

北京市朝阳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全封闭配套设施项目

案例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

案例规模

处置建筑垃圾48万吨/年。

项目投运时间

42826

验收情况

该项目为公司自有项目,验收单位: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验收时间:2017年03月,验收结论:项目基本落实环评批复要求,粉尘防治通过采取上料区域设置防尘棚;破碎设备钢平台采用彩钢板进行封闭;筛分设备筛体设置密封罩;落料点采用喷雾抑尘及射雾器抑尘相结合方式;主要粉尘产生点位设置布袋除尘器等多种方式防止粉尘外溢,最终处置工艺粉尘有组织排放小于20mg/m³,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噪音防治通过对自身机械噪声大的设备采用封闭房间隔绝噪声;各转载溜槽采用溜槽内部铺设橡胶衬垫加耐磨锰钢板、外部包裹三...

工艺流程

该案例工艺流程为:铲车将预分拣、预除土后的建筑垃圾上料至板式给料机,给入一级破碎机中,破碎至-150mm;-150mm的建筑垃圾首先要经过人工挑拣大于600mm的钢筋;挑拣完的建筑垃圾经输送机运至10mm除土筛,筛下土作为还原土用;+10mm的建筑垃圾由输送机运至人工分选皮带,先经吊带除铁器除铁,人工分选将大块的钢筋、可燃衍生物、岩棉、玻璃棉、装修垃圾、危险物等;人工分选后的建筑垃圾经过二级破碎机破碎至-31.5mm;二破后的建筑垃圾经过吊带式除铁器除铁,后进入25mm分级筛,+25mm建筑垃圾进入振动风选机,去除轻物质;-25mm建筑垃圾经振动给料机给入负压分选机中去除细粒度的轻物质;经振动风选除杂后的建筑垃圾出料输送机设置人工手选位,挑拣木棒、钢筋等杂质,后经31.5mm检查性筛分,将+31.5mm的大块物料返至二破循环破碎,25-31.5mm作为再生骨料;经负压风选后的物料运至10mm的分级筛,筛下经输送机转运至5mm分级筛,分别得到0-5mm、5-10mm、10-25mm再生骨料。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规模消纳建筑垃圾约50万吨/年,资源化率可达95%以上,骨料含杂率控制在0.2%以下,满足二级公路重交通及以下等级道路基层使用要求,分选出的轻物质如塑料、木头等可进行二次消纳利用。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会产生一定的粉尘和噪音。处置工艺场界噪声小于70dB(A),符合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处置工艺粉尘有组织排放小于20mg/m³,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建筑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投资费用

2990.03万元

运行费用

电耗2.90元/t,人工成本6.23元/t,设备维修保养及折旧11.32元/t(其中折旧费10.13元/t),运输装车2.95元/t,其他2.45元/t,合计25.85元/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