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案例名称
沈北新区南小河水域综合治理工程-河道清淤(原位)整治工程第二标段
验收情况
验收单位:沈阳市沈北新区城市建设局
验收时间:2017年9月12日
验收结论:经验收达到市政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工艺流程
采用专用设备投加已完成与水充分混合的缓释型受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材料对受污染的淤泥和污水进行搅拌,使得泥、水、药三者充分混合均匀。反应充分完全后,水体中大分子有机物在常温常压下发生断链作用,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重新从底泥中释放出来参与到生态系统的循环中。在搅拌作用和药剂反应的双重作用下,水体中的氨氮开始往大气环境中释放并吸附部分小分子有机物上浮到水面。在施工的过程中安排专门的人员打捞这些上浮的有机污染物。与此同时,通过泥、水、药剂搅拌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重金属污染物会与药剂中的材料形成一个稳定的共价键,螯合反应后,形成一种盐类。在此基础上,在重金属化合物(盐类)的表层形成一层固化膜,重金属化合物固化后,不再向环境中释放出,不形成二次污染。反应结束后,底泥的氧化还原电位快速升高,形成好氧环境,激活底泥活性。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运用该工艺处理后,河道水体一些指标能够达到地表水四类水标准;其中COD、BOD降低明显,B/C增加,引起富营养化可溶性磷化物去除率较高。水体氧化还原电位升高至60-100mV,溶解氧升高至4-5mg/L。其中被类似有机物包括生活/企业污水污染的包括表现出令人不悦颜色或散发令人不悦气味底泥能够完全消除类似气味以及改变底泥颜色,从而满足附近居民商户生活景观需求。泥样由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测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340-2016绿化种植土壤规定,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该底泥土壤安全性指标(土壤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可以看到河道底泥所有采样点的所有安全性(重金属含量)指标均能满足项目设计要求,达到绿化种植土III级标准。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采用清水对河道底泥清洗,沉淀后上清液会含有一部分有机物,该部分水体接入市政管网,符合排放标准,由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