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危险废物高温烧制高强混凝土掺合料技术

来源项目
《“无废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汇编》(第二批)
技术分类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危险固废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表面处理污泥、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二次铝灰渣、焚烧底渣等以无机组成为主,硅、钙和铝含量较高的固体废物高温利用。

基本原理

利用多源危险废物(表面处理污泥、脱盐后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二次铝灰渣)钙、硅、铝等组分互补特性,与建筑泥浆智能配伍满足轻集料烧制原料要求后,采用粮食加工废弃物作为燃料,经陶粒回转窑1150℃~1250℃高温烧结后,制备得到满足 GBT17431.1 性能要求的轻集料。烧制的轻集料经筛分、磨粉,可生产满足不同需求的多粒径的活性掺合料 (颗粒物和粉体),掺合料用于生产高强度混凝上,同时可作为内养护剂,显著提升混凝土的高强性能。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1.以废治废,资源利用与污染消除协同,最大化地利用各类固废,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2.利用二次铝灰渣、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表面处理污泥组分匹配和工艺调控形成高活性高稳定性陶粒组分特征结构; 3.利用形成高活性陶粒磨细粉体和微集料制备高性能混凝土实现废物高值利用。

应用案例名称

昱源宁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利用处置危险固废20万吨技改生产线项目

案例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振兴西路159号

案例规模

20万吨/年

工艺流程

掺合料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配伍、陈化、窑内造粒、烘干、高温烧结、冷却筛分和粉磨等工序。 烟气净化工艺包括:炉内SNCR脱硝、喷活性炭粉、除尘、二噁英脱除、臭氧脱硝、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和高效除雾。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NOx:炉内SNCR脱除率30%~40%,尾气再通过深度脱硝装置确保NOx达标(≤300mg/m3); 二噁英:回转窑尾气出口处喷射活性炭粉,吸附二噁英,布袋除尘器后再进一步催化脱除二噁英至0.1ngTEQ/Nm3以下; 粉尘:多管旋风除尘器去除大颗粒尘,同时尾气降温至布袋除尘器耐受范围;尾气经布袋除尘器除尘后,颗粒物浓度低至30mg/m3以下; 脱硫:两级湿法脱硫(SO2≤50mg/m3)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1、二噁英可稳定脱除至0.1甚至0.05ngTEQ/Nm3以下,没有二次污染; 2、无组织废气集中负压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及活性炭吸附后排放; 3、高温烧结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脱硫脱硝除尘后达标排放; 4、雨污分流,雨水收集沉淀处理后用于脱硫系统,脱硫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部分间接外排。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1、粮食加工废弃物作为燃料,用量3万吨/年,热值3300kcal/kg。相当于节省1.4万吨标准煤依照每吨标准煤排放3吨CO,计,约减少4.2万吨CO2。 2、1吨陶粒的碳排放量为0.7吨。20万吨危废处理量,可生产约15万吨陶粒。碳排放量大约为10万吨。按照6折计算,可以减少碳排放约6万吨。 估算该项目可以减少碳排放10万吨/年。

投资费用

目前已投资 2.5 亿,包括土地88.3亩,设备、厂房等

运行费用

运行成本约 1200元/吨危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