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智慧平台技术

来源项目
《“无废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汇编》(第二批)
技术分类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其它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监督所、生态环境局等监管单位,及其监管对象单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

基本原理

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相关标准规范,对医疗垃圾实现分类别精细化管理;基于物联网技术技术,真正关注医疗废物分类、打包、暂存、装车、运输、中转、处理等生命周期的有效追溯管理和条码化管理;多级别用户角色管理平台,为监管部门提供真实数据,满足院外、院内监管以及上级对下级单位实时监督管理功能。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通过创新监管手段,助力实现医疗废物的规范分类、精细管理、全程可追溯;将数据有效整合、标准化治理,除可供卫健委和生态环境局监管、分析、决策等应用外,还可以根据需求共享到其他政务汇聚平台上,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应用案例名称

浙江省全省医疗废物智慧监管系统平台和运行操作系统

案例地址

杭州市拱墅区庆春路216号

案例规模

——

工艺流程

(1)医疗机构:部署智能化设备和管理系统,借助物联网、智能识别、云计算、“互联网+”等先进技术,通过扫描、确认,对医疗废物产生、分类、打包、交接、收集、入库、出库进行全流程追溯管理和条码化管理,实现医疗废物流程无纸化、数字化、信息化。 (2)监管部门:部署医疗废物智慧监管平台,使辖区内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产生、流转过程的信息数据实时上传至监管系统平台,实现实时监督。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1)有效防止医疗废物丢失和泄露,使人体健康免受威胁,生态环境免受污染。 (2)平台以云计算为基础,能够调度闲置计算资源,保证网络及应用程序的稳定运行;当系统业务负载下降时,云计算可将冗余资源转入节能模式,以此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能源。 (3)系统覆盖的医疗废物相关业务均实现信息化,无纸化管理,淘汰传统的纸质手工登记,减少耗纸量和树木砍伐量。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将系统软件进行云部署,使用单位不必增添本地服务器设备,每年约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约8吨;且系统覆盖的医疗废物相关业务均实现信息化,无纸化管理,淘汰传统的纸质手工登记,减少耗纸量和树木砍伐量,全省约减少成年树木砍伐量2500棵/年,相当于每年约可吸收中和二氧化碳量45吨,释放氧气40吨。

投资费用

项目投资358万元

运行费用

25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