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案例名称
丰台垃圾经济循环园区小型生活垃圾清洁热解示范站
工艺流程
垃圾进入处理站后进入存放坑中的垃圾桶内,整桶地进入热解气化室;垃圾在热解气化室内依次运动至干燥预热区、热解气化区、贫氧深烧区、残碳燃尽区,贫氧深烧区及残碳燃尽区产生的热量作为干燥预热区及热解气化区所需的热量的一部分,垃圾热解后的剩余灰渣进至炉内灰腔并定期外排,产生的热解气导入二燃室,并在二燃室补充氧气后燃烧、形成高温烟气;高温烟气依次流经多级换热器后降低温度,其中的热量分别用于参与垃圾热解气化、渗沥液蒸发、烟气脱白、产生卫生热水等,降温后的烟气依次经过吸附、脱酸、除尘、多元催化、静电捕集等净化工艺后排空,达到极优的排放水平。在清洁尾气排放设施上安装有在线烟气连续监测系统,实时将排放数据送往运行中心、环保监督部门的数据库及对公众展示。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
原生生活垃圾散逸臭气入炉焚烧;
垃圾渗沥液收集后采用了烘干及直接喷入热解气化室焚灭等两道措施;
烟气净化过程中的冷却介质与烟气之间没有直接接触,固无有害废液产生;
最终烟气排放口装设了在线连续监测系统(CEMS),数据完整存档;
外排烟气中各污染因子达到国家标准。
应用该技术,各污染因子排放满足下列标准的规定:
我国国标《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
欧盟排放指令《垃圾焚烧污染物排放原则》(Directive2010/75/EC)
以及我国最具有代表性且比较严格的地方标准:
上海市《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768-2013)
海南省《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DB48484-2019)
河北省《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控制标准》(DB135325-2021)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垃圾进入处理站之后置于垃圾存储桶中,而不落地,可较好地克服恶臭挥发;垃圾桶存放坑采用负压设计,焚烧所需空气从垃圾桶存放坑中采集,可有效防止原生垃圾恶臭无组织散逸;渗沥液收集后采用了烘干及直接喷入热解气化室焚灭等两道措施,烟气净化过程中的冷却介质与烟气之间没有直接接触,固无有害废液产生;由于采用了吸附、脱酸、多元催化等工艺,每处理1吨生活垃圾会产生:废活性炭0.3-0.35kg,属于危废,交由具有再生或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氢氧化钙与硫酸钙混合物8.3-10.5kg,混炼、固化后安全填埋;废催化剂0.1-0.12kg,自行收回,再生后循环利用。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热解气化室冷态点火使用的燃料为生活垃圾内选出的优质可燃物,热态无需点火,因此,整个垃圾处理系统无需其他助燃材料;
按每年处理生活垃圾 0.5 万吨核计,耗电约 9 万kWh,耗水约1000m;
可产生95℃卫生热水 3-5万m³供利用;
灰渣含有钾、磷、硅、钙等元素,化学稳定性极好,可用于城市绿化地、滩地、林地及其它贫瘠土质的改良物,或者用于制造建材、路基填筑材料等。
投资费用
项目单站建设总投资860万元,建设期为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