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挤土无泥浆绿色桩基施工技术

来源项目
《“无废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汇编》(第三批)
技术分类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城市垃圾-建筑垃圾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非挤土无泥浆绿色桩基施工技术适用于建筑行业,主要用于建设工程的桩基工程,一般用作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8度以下地区的建、构筑物的低承台桩基础,承受上部建、构筑无的竖向抗压、抗拔及水平荷载。

基本原理

本项技术通过不取土钻孔、扩底将孔内土液化,实现 “静钻 ”,利用自重将根据受力特性组合而成的高性能组合桩植入成孔内,实现 “根植 ”,通过注浆材料直接固化孔内液化土,进行资源化利用,最终形成预制桩-固化土-土协同作用一体受力结构,显著提供桩基承载力,实现 “无泥浆排放 ”,有效解决了钻孔过程泥浆排污、挤土效应影响环境等技术难题,从源头上解决了钻孔泥浆排放的问题,实现了建筑泥浆的减量化、资源化。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首次创新开发出 “钻孔-桩端扩底-注浆-植桩 ”的植入式预制桩施工技术,开创了我国基础工程新的桩基类型 ——静钻根植桩,解决了传统灌注桩资源消耗大且泥浆排放污染环境,以及锤击/静压法施工预制桩振动、噪音污染和挤土效应的问题;开发了智能化成套工装备,首次实现桩基产业地下隐蔽施工全过程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

应用案例名称

浙能温州电厂四期上大压小工程

案例地址

乐清市盘石镇南面瓯江北面

案例规模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升压站、汽机房、锅炉房、炉后、烟囱(238米)及煤场等。项目中采用直径800mm的预制桩基础,工程量约106554米。

项目投运时间

2015年

工艺流程

主要包括钻孔扩底桩端与桩周注浆植桩关键工艺:①钻孔:定位后选择合适的钻孔速度钻孔并酌情注水使孔内土体液化;②扩底:通过可控液压技术打开钻头扩大翼分多次进行扩底;③桩端、桩周注浆:通过钻孔内泵送系统进行桩端、桩周注浆,注浆时上下反复升降钻杆,确保注浆液与孔内液化土混合均匀,待植桩结束后经水化作用就地固化泥浆。④植桩:注浆完成后拔出钻杆,依靠自重植桩,成桩过程中不对桩身施加外力,桩身无损伤。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与现有钻孔灌注桩技术相比,本项目中采用申报技术实现凝土用量节约82%,施工用水节约73%,泥浆排放量减少64%,施工现场文明整洁,节能环保,社会效益显著。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同等条件下与钻孔灌注桩相比,静钻根植桩施工用水可节约90%、能耗节约40%,泥浆排放减少70%、碳排放减少50%以上。

投资费用

投资费用主要为施工设备约985万元/套。

运行费用

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及管理费用,运行费用根据市场价格行情变化而波动,月180元/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