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工艺技术与成套设备

来源项目
社会自荐
技术分类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危险固废
适用对象及范围
1、石油、天然气开采,储存,运输行业; 2、炼化、石化行业; 3、冶金行业轧钢油泥; 4、汽车制造业漆渣等

解决的难点问题

1、解决了油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 2、解决了一般技术只能处理干式物料不能处理湿式物料的难题; 3、采用辐射式传热技术,解决了含油污泥高温下易结焦的难题; 4、解决了出渣含油率超标的问题; 5、解决了不凝气污染的难题,其可作为补充燃料气使用变废为宝; 6、解决了装置频繁停工检修的难题; 7、解决了二次污染的难题。

基本原理

该技术原理为热辐射加热形式的热脱附,炉型为箱式链板炉的结构形式,燃料气在辐射管内燃烧,根据物料处理量及特性设置辐射管及燃烧器的数量,利用辐射传热的原理将物料加热至400~500℃尽量防止部分油品发生高温分解或者缩聚反应;燃烧烟气不与物料接触,烟气与助燃空气换热后各烟气支管汇总后送入烟气处理单元。热脱附单元采用链板机输送原料,含油污泥随链板一起运动,其在炉内被加热并不与辐射管接触。控制炉温高于烃类沸点低于其裂解温度,使油泥中水和烃类汽化后收集采用直接冷却的方式进行降温,液化后的水、烃进行分离;分离出的油品外售处置,水经过滤、换热后循环使用,多余污水送往污水处理站。尾渣从炉内卸出后经冷却作...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1、对原料中油品进行资源化回收油品品质好; 2、物料适应性强,固态、液态进料均可液含量≤90%均可处理; 3、结合多行业成熟技术,开发出完整的具有独有知识产权的热脱附工艺及特有设备,安全成熟稳定; 4、采用辐射管组合式传热总传热系数高,总体热效率高节能; 5、特有的本质安全结构设计,安全性高; 6、独特的工艺技术解决物料热脱附过程中的结焦难题; 7、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有多套成熟装置; 8、单位能耗少,运行成本低; 9、无二次污染。

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技术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均有应用,约10余套装置,销售额2亿余元,环境排放均合格,并且解决了当地就业和税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应用案例名称

宁夏大地3万吨/年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

案例地址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麻黄山乡

案例规模

3万吨/年含油污泥处理量

项目投运时间

2022-05-05

验收情况

2022年4月27-30日通过验收

工艺流程

物料通过专有的干式/湿式进料系统,均匀的分布于炉内链板上。物料随输送装置在炉内运动。炉体末端设置炉内出料绞龙使炉内物料从一侧稳定连续输出。采用辐射加热的形式,燃料气在辐射管内燃烧;燃烧后高温烟气与空气换热后输送至烟气处理系统,全程不与物料直接接触。从炉内来的高温油汽经喷淋冷却后油汽、水汽冷凝,静置分离后油品收集,水经过滤、冷却后进行循环喷淋使用。气相送入不凝气处理单元经处理后作为补充燃料气使用。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1、固体危废含油率15%,处置完固体废渣含油率0.22%,满足《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 2、资源化回收油品:水和沉淀物体积分数小于等于3%,满足《炉用燃料油》F-R4。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1、大气经治理后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重点区域要求; 2、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3、废水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碳排放情况

1、化石燃料为:天然气,其中30%的使用被自产不凝气替代; 2、脱硫剂为不凝气净化使用,为铁系固相催化剂; 3、电力消费排放量,参考实际电力消耗以及西北区域电网年平均因子计算。 4、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为:3355tCO2/a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1、不凝气回用,可以替代30~40%的天然气,节省燃气; 2、每台燃烧器配备余热回收系统,高温烟气给助燃空气加热,可以节约10%的燃气,提高热效率; 3、主要动设备采用变频调节,可以节约30%左右的电耗; 4、油泥中的回收油品可以作为资源进行回收; 5、满足规范要求的废渣可以作为建材使用。

投资费用

项目总投资额2000万元。 1建筑工程费 建筑工程费依据类似工程单位指标估算,建筑工程费用为300万元; 2设备购置费 根据国内各制造厂家报价资料估算,设备购置费1480万元; 3安装工程费 安装工程费包括人工费、机具费、辅助材料费以及其他费用,按照类似工程单位指标估算,综合费用估算为120万元; 4其他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0万元,按国家、行业及当地有关规定计取; 5单位处理能力的投资费用66.7元/吨。

运行费用

以年处置3万吨干式油泥计,吨处置成本240元(能源消耗+折旧+维修成本+人工成本+二次污染物处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