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低温污水水解-好氧强化处理集成技术

来源项目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城镇污水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优化

基本原理

以水解-好氧生物处理为核心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利用水解工艺替代功能单一的初沉池,不仅提高了污染物处理率和污水生化性能,还特别适应小城镇水质波动较大特点;利用 SBR改型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可实现工艺脱氮除麟,且省掉二沉池等特点,对寒冷小城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应用案例名称

磐石污水处理示范工程

案例地址

吉林省磐石市宝山乡河口村

案例规模

7500m3/d

项目投运时间

2011-10-01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为“格栅—沉砂池—水解池—改型SBR—消毒”。主要工艺特点:1.水解反应器内为升流式的水力学流态,这样使反应器具备了良好的截留污泥的能力,促使微生物与进水基质的充分混合接触,完成大分子有机物的水解酸化过程,并有利于反应器内菌群的功能分区,保证反应器内较高的基质降解效率,适合进水水质较高、水量不稳定的北方低温小城镇污水处理。2.由于水解反应器可通过停留其中的水解酸化菌和反硝化菌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和反效果脱氮作用,以去除COD、BOD、悬浮物和总氮指标,并将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易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适合于进水水质不高的北方小城镇污水处理。3.水解-好氧工艺由于采用厌氧处理技术,在处理水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污泥的处理,污泥量比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减少50-60%。使污水、污泥处理一元化,简化了传统处理工艺流程采用厌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4.水解-好氧工艺由水解、厌氧、缺氧、好氧、沉淀五部分组成,可实现系统的单元化、模块化、集成化,布置紧凑,占地少。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磐石污水处理工程采用了水解-好氧工艺,共分两期建设,其中二期实际处理污水量约为7500m3/d,于2011年10月建成运行。目前运行状态良好,出水水质均能符合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B标准限值要求。在整个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采用低温污水溶解氧强化传质技术措施、低温污水生物功能强化技术措施,以及系统优化运行技术措施,使得冬季条件下污水好氧处理单位水温提升了2-3oC,降低了示范工程的运行过程能耗,保证了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活性,在实际处理污水量仅为设计规模55%的情况下,实现了污水处理成本低于0.45元/m3的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