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沟工艺污水厂功能提升调控技术

来源项目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城镇污水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优化

基本原理

1)多参数联动氧化沟 SND 调控技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化学原理,研究ORP与DO、氨氮、硝态氮的关联性,率定相关系数,反馈调控运行参数如回流比、曝气运行模式,在长寿污水厂一期工程中进行工程化应用研究,提出多参数联动氧化沟SND调控策略,即根据不同季节的水温和进水流量,预置 ORP、DO控制区间以及氧化沟出水氨氮、硝态氮的浓度范围,在线实时采集参数数据,利用ORP与DO、ORP与氧化沟出水氨氮、硝态氮的相关关系模型,判断系统实时运行状态和各参数与预置控制区间的差异,确定调控技术措施并动作,通过对曝气设备的运行方式调控、辅以回流比、HRT等参数的微调,并利用氧化沟出水氨氮和硝态氮的变化...

应用案例名称

长寿污水厂示范项目

案例地址

重庆市长寿区凤城镇轻化路3号

案例规模

40000m3/d

项目投运时间

2003-12-01

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厂采用倒伞型表面曝气改良型氧化沟工艺,改良型氧化沟是在卡式氧化沟基础上进行的优化改良,在普通的卡式氧化沟前增加厌氧池,强化厌氧释磷;氧化沟缺氧区进水,有利于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获得充足的碳源,从而完成NO3-N的反硝化,氧化沟富氧区出水,聚磷菌可过量吸收磷,实现磷的去除。并且建有化学除磷系统,化学除磷剂投加点为氧化沟出水井。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本研究项目生产性试验和示范工程为长寿污水厂一期工程,规模4万m3/d,一期工程设计采用GB8978-1996一级标准,正式投产运行于2003年,主体工艺为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为一个系列共2条氧化沟单沟,4廊道设计,设计单池处理量2万m3/d。沟长62m,廊道宽7m,设计有效水深3.9m,氧化沟有效池容6170m3,设计水力停留时间7.40h;厌氧池有效水深5.9m,池容945m3,设计水力停留时间1.13h。氧化沟内设3台55Kw倒伞表曝机,其中外沟两台曝气机可调频,廊道中部设潜水推进器,共四台。通过对氧化沟工艺的全氧化沟布点测试、ORP、DO与总氮、氨氮和硝氮浓度关系分析、多参数相关统计规律分析,提出了多参数联动氧化沟SND调控技术,包括:(ORP、DO、氨氮)在线仪表安装位置(氧化沟出水口后端),ORP、DO最佳范围,工艺多参数调控策略。通过开发新型多功能除磷混凝剂(PPFS复合聚磷硫酸铁),生物/物化协同处理机理和效果分析,生物/物化协同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基于PPFS的生物/物化协同处理技术,包括混凝剂最佳投加点和投加量、以及生物/物化协同处理最佳参数,实现了氧化沟工艺的功能提升,长寿污水厂出水主要指标稳定达到并优于一级B标准,部分指标达到一级A标准,总氮减排量提高18.4%,TP减排量提高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