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水库型控制单元水质目标管理技术

来源项目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酚氰废水陶瓷膜脱油

基本原理

在进行水库流域水环境问题诊断的基础上,应用 SWAT 模型模拟核定流域内各类非点源污染产生负荷和入河负荷,建立 EFDC 模型进行水库水体三维水动力水质模拟,采用正反结合算法进行水库水环境容量计算,制定科学合理、技术和经济上可达的总量分配方案。

应用案例名称

柴河水库水质目标管理示范项目

案例地址

辽宁省铁岭市柴河水库

案例规模

/

项目投运时间

/

工艺流程

水库水环境问题特征对于山区饮用水源地控制单元,水库流域研究区域内大型污染企业少,污染负荷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污染、农田径流污染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污染等非点源污染。山区水库受非点源作用,入库总负荷多,会出现主要水质指标(氨氮、总氮、总磷、pH等)超标和富营养化的问题,在污染控制时需要针对非点源进行全面考虑。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1)在柴河水库流域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河流的生态完整性进行了化学、物理生境和生物特性三个方面的评价。对研究区域进行污染源强度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柴河水库流域以非点源污染为主,主要的污染因子为氨氮和总磷。(2)根据柴河水库流域的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结合研究区非点源污染为主的污染特征,选择丰水年中的丰水月作为最不利设计水文条件,应用EFDC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了污染源在最不利时期——典型丰水月的入库情况。(3)采用允许纳污负荷计算模型,进行污染源-水质响应关系分析,计算出柴河水库最大允许纳污量,并基于确定出的安全余量,采用优化的方法对污染负荷总量进行了分配。(4)基于柴河水库流域以面源污染为主的特征,分别从农业源和农村生活源提出了污染物减排方案。(5)在分析控制单元污染物总量监控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柴河水库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研究区的总量监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