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废水生态治理技术

来源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农村农业污染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南方规模化和分散型畜禽养殖废水。

基本原理

养殖废水生态治理技术由前端调节和生物基质系统处理+多级绿狐尾藻生态湿地消纳系统构成,“前端调节和生物基质系统”以稻草作为主要生物基质材料,拦截、吸附和降解养殖废水中有害、有毒物质(如粘稠物、粗脂肪、固体悬浮物、重金属、抗生素等),调节废水中碳氮比、微生物种群和pH等。“多级绿狐尾藻生态湿地消纳系统”利用有泌氧功能和对主要污染物有超强消纳能力的绿狐尾藻植物构建的多级生态湿地消纳N、P和COD等主要污染物。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养殖废水生态治理技术以多级绿狐尾藻生态湿地系统消纳为主,辅以前端调节与生物基质处理及后端强化物理吸附等技术,系统实现无动力、无添加(絮凝剂)运行,系统排放末端出水中氨氮、磷和COD等主要污染物含量稳定控制在国家现行标准GB18596-2001限量的1/2以下。

应用案例名称

湖南天府生态农业公司养殖场

案例地址

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

案例规模

30吨/天

项目投运时间

/

工艺流程

养殖废水经固液分离和厌氧处理后,先流入前端调节和生物基质处理系统降低COD和部分氮磷,梯次流入有落差的多级绿狐尾藻生态湿地消纳系统,废水中氮磷通过绿狐尾藻吸收,以及与绿狐尾藻共生的功能微生物消纳,实现达标排放(GB18596—2001)。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经处理工程处理后氮磷和COD出水水质国家现行标准GB18596-2001限量的1/2以下。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无二次污染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绿狐尾藻饲料收益2万元/年

投资费用

工程建设费用总计80万元左右

运行费用

4万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