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异位治理及生态修复工艺与装备开发

来源项目
-
技术分类
水污染防治技术-城镇污水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应用于河湖水环境治理领域。

基本原理

高效强化脱氮除磷技术采用高效除磷菌种进行污水的生物脱氮除磷;河道水体污染物异位治理技术采用内透析与外透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河水进行净化;河道水动力改善技术采用风能复氧、水下射流复氧装置改善水动力;河道水质生态净化与底泥原位修复技术通过寻找理想的修复物种和合理的栽种条件实现对水域的生态净化、生物修复,并筛选出的两种微生物制剂菌株,实现黑臭河道受污染底泥及上覆水中有机污染物、氮磷的同步去除。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针对地表水水污染问题,采用了理论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效强化脱氮除磷、河道异位处理、河道水动力改善、河道水质生态净化与底泥原位修复等技术,研制了1项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方法、3套河道异位处理设备(透析、节能微滤、旁路生物膜)、2项水动力改善装置(风能复氧、水下射流复氧)、2项复合型处理菌剂。

应用案例名称

安徽省来安县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

案例地址

来安县

案例规模

/

项目投运时间

/

工艺流程

本工艺将河道下游河水通过水泵提升至节能过滤装置,去除水体有机物、磷酸盐及悬浮质。将节能过滤装置的出水总量50%进入潜流式人工湿地进行处理,去除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质、总氮、氨氮、磷酸盐等物质,节能过滤装置剩余50%出水与潜流式人工湿地出水混合流入河道上游,对河道进行推流复氧;通过一体化超微溶气透析设备进行处理,对水体中的悬浮物、藻类、胶体类物质、油类、底泥表层腐殖质进行处理,反复进行本工艺直到出水达标。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本成果应用于河道水体治理,无需排空河道或通过外界引水、无需投加化学药剂,占地省,效率高、综合处理能力强,实现河道水质快速提升,系列技术处理后河道水质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的要求。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项目完成后,河道水质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 中IV类水的要求

投资费用

来安县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总投资费用8亿元,本技术体系投资基本构成有设备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菌剂制作费用、水生态构建费用等。

运行费用

项目运营期间,河道运营维护费用,整体将低于0.05 元/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