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自蔓延热解焚烧废盐无害化处置绿色循环利用技术

来源项目
《“无废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汇编》(第三批)
技术分类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危险固废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农药、制药、精细化工、印染等化工产业以及冶金产业、垃圾焚烧飞灰、新材料、产生渗滤液行业等企业产生的废盐进行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利用。

基本原理

通过600-1000 °C范围内在自蔓延热解焚烧条件下,能使废盐中有机组分充分燃烧,废盐中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转变为二氧化碳,同时采用烟气大循环和多级二次燃烧专利技术降低烟气中S02和NOx、粉尘及二噁英。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该设备是国内外唯一实现废盐工业化处置的技术及装备,突破了工业废盐绿色循环处置技术及连续稳定工业化生产的瓶颈问题,实现了化工废物和废盐中有害物质的彻底去除,处置后的再生产品盐能作为化工原料使用,处置后的再生盐氯化钠满足氯碱化工离子膜的行业标准,解决了化工产业技术瓶颈问题,达到了精细化工绿色循环生产的目的。在处置废盐的同时可将母液一起协同处置。同时分质结晶后的硫酸钠、氯化钾等能达标作为产品使用。因技术的独占性,该技术处于全国废盐蓝海市场的领军地位。

应用案例名称

江西九江工业废盐处置及综合利用项目

案例地址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姑塘镇化纤工业园

案例规模

10万吨/年

项目投运时间

45261

工艺流程

废盐通过收储、预处理,进入自蔓延热解焚烧系统进行热解焚烧,再将热解焚烧后的废盐进行精制除杂、分质结晶,烟气在大循环后进行净化,达标排放,分质结晶后的再生盐可用于离子膜烧碱、印染、化肥等工业原料,真正做到资源化、绿色循环使用。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废盐处置后,得到合格的再生盐产品,作为离子膜烧碱原料使用。 烟气满足《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19)要求达标排放。 各噪声源排放噪声基本小于85分贝,符合环保要求。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处置过程中水进行内部循环不外排,烟气排放满足《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合格的再生盐产品,作为离子膜烧碱原料使用。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0.0715tce/万元,废盐经处置后再生盐产品9.6万吨,同时离子膜烧碱原料节约9.6万吨。

投资费用

项目总投资5.2亿元,建设期为12个月

运行费用

每吨废盐处置运行费用8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