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抽提原位化学氧化撬装成套装备

来源项目
-
技术分类
土壤治理与修复技术-工业场地修复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渗透性石油烃类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还适用于中等渗透性的土壤,且以VOCs、部分SVOCs为主的复合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

基本原理

模式1:在向土壤中注入药剂的同时进行多相抽提,利用多相抽提来加速药剂在土壤中的扩散,同时利用原位化学氧化注入药剂时产生的压力使土壤始终保持压力平衡的状态。可同步将土壤中不同形态有机污染物进行去除。模式2:先利用抽提技术去除土壤中的NAPL及高浓度污染物,减少氧化剂的使用;后利用抽提技术去除土壤中的NAPL及高浓度污染物,减少氧化剂的使用;再利用抽提技术将小分子及挥发态污染物从土壤中抽出,彻底去除污染物。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解决单一技术修复困难的问题。可避免多相抽提技术受水文地质条件影响较大、具有“拖尾”效应和无法处理石油类污染的缺点;消除了化学氧化技术面对高质量浓度污染场地时成本高昂、无法彻底修复低渗透性污染土壤和使用芬顿试剂时存在发生爆炸风险等问题。运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修复效率高、可多点位同时修复。

应用案例名称

荆州某搬迁改造地块修复项目

案例规模

土壤修复面积为4761m2,修复深度0-2.6m,修复土方量12378m3。

项目投运时间

43374

工艺流程

多相抽提原位化学氧化撬装成套装备包括多个抽提井、多个注射井、原位氧化系统、多相抽提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多相分离系统以及污染物处理系统。抽提井、注射井建设在待修复土壤中,呈交错设置。工艺流程:安装抽提/注射井及管道原位氧化注入系统安装抽提系统安装监测及控制系统安装系统调试化学氧化药剂注入,与石油类有机污染反应负压多项抽提废液、废气处置。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超过90%;修复后土壤达到《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0-2018);修复后地下水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联修复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且抽出的污染气体、污水均通过相应处理系统设备,处理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97-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的标准后排放。

二次污染治理情况

在设备运行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少许粉尘和零星的废弃材料,对于粉尘会采取洒水,雾炮喷淋等降尘措施,对于一般固体废弃物会进行集中收集运送至国际规定的相关场地填埋,在处置阶段产生的废水收集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后进行纳管排放,产生的废气进行尾气处理现场检测达到大气综合排放标准后进行排放。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现场施工完成后将全部设备拆除,并将罗茨风机、活性炭罐以及部分可用管件公司回收利用。剩余废弃管道、电缆以及杂物全部交由固体废物处置单位进行规范处置。实际工程应用预计可提高10%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效率,节约20%修复投入的人工成本、施工机械使用成本的成本费用。

投资费用

每台设备的投资成本在150万元/台。

运行费用

行处理费用主要由药剂费用、能源耗费、布井施工费用等部分组成,根据土壤污染状况的不同,每吨污染土壤运行费用为100-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