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动态监测系统

来源项目
技术分类
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海洋
适用对象及范围
适用于内河航道、港口码头、船舶检测站等场所船舶废气超标排放在线监测及违规筛查。

基本原理

以UV-DOAS、TDLAS、光谱成像等复合光谱检测技术为依托,对排放控制区域航行船舶大气排放污染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物、颗粒物等)监测和违规识别,利用物联网技术将船舶信息及排放数据、行驶参数、环境参数等集成在控制系统,并上传至云平台。为船舶排放控制区大气环境及船舶移动源排放监管体系的建立和违规船舶快速筛查-精准定位-跨区执法的闭环管理,提供了更加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

技术描述(创新点及优势)

创新开发了以UV-DOAS、TDLAS、光谱成像等复合光谱检测技术为基本依托,并基于物联网云技术设计开发船舶排放控制区船舶大气污染物智慧管控平台,研制了高集成、全覆盖、监测效率高、抗环境干扰、监测精度高的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动态监测系统,实现了排放控制区内船舶污染物排放全覆盖管控,并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应用。

应用案例名称

昆山市船舶尾气遥测仪及配套设备建设项目

案例规模

尾气遥测光谱发射端设备1台,尾气遥测光谱接收及反射端设备1套。

项目投运时间

44470

工艺流程

监测系统满足初筛-精筛-确认三级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监管模式,对航行船舶大气排放污染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物、颗粒物等)进行监测和违规识别,并采用数据加密、动态多途径传输等技术上传至云平台。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自项目运行以来,在无人值守情况下全天候24h监测通航船舶,每年可筛查船舶约5000艘次以上,同时将证据链推送平台供海事局执法取证。项目明显提高监测比例,实现了对违规船舶精准筛查,引导船舶使用符合标准的燃油,有效削减尾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排放量和黑烟船的数量,促进“十四五”期间绿色航运发展和船舶节能减排。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项目产品在研发过程中一直遵循节能降耗、绿色发展,对生产设备、检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同时也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项目投入运行后,实现船舶尾气的智能化、无人化、信息化动态实时运行监测,提前筛选和识别、锁定超排船舶和黑烟船舶,可减少排查人力、物力等投入。

投资费用

总投资费用为115万元

运行费用

项目每年运行费用约为28.8万元。其中设备日常维护费用5万元,每年人工费为8万元,固定资产折旧为11.5万元,电费为2.3万元,其它费用约为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