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奉节县大坝村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

导读: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环办土壤〔2023〕24号)有关要求,加强经验总结和典型推广,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应用,在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的指导下,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面向全国征集遴选了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类整改、污水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现予发布,供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


基本情况 


奉节县处于大巴山南麓、长江三峡库区腹心,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为四川盆地东部‌山地地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长江横贯奉节县中部,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为典型的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8.7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021.7毫米。奉节县是全球脐橙八大主产区之一,是全国脐橙单产第一县,种植面积38.3万亩。幅员面积4098平方公里,全县下辖29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314个村,78个社区,农村常住人口34.41万人。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023元。截至2024年底,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0.1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1.18%。

永乐镇大坝村,位于奉节县长江南岸,距县城城区9公里,与奉节县城隔江相望。全村幅员面积21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1356户4345人,居住分散;2020年村民户均收入突破5万元,目前全村水冲厕所改造率达到100%。该村立足山区优势资源,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脐橙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年产值超过1.5亿元,获得“奉节县脐橙示范村”的荣誉称号。


▋ 治理思路


一是系统谋划,科学布局。将污水治理融入村庄发展规划中,利用奉节县脐橙产业较为发达的特点(全县脐橙种植面积38.3万亩,年产量50.7万吨,群众住房周边农田基本都种植有脐橙产业,拥有足够的生活污水消纳土地资源),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业生产灌溉相结合,就地就近进行资源化利用。

二是发动群众,全民参与。将污水治理与脐橙种植结合起来,以产业增收调动村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将化粪池和灌溉设施(水泵和管网)的维护权交给农民,保障设施的后期质量。

三是完善制度,长效利用。建立“县级部门督导+镇具体实施+村负责监理”的工作体系,将厕所改造与污水治理有效衔接,推动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五有”长效管护机制,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长效管控。


 治理模式和技术 


大坝村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采用“单户或联户三格式化粪池+抽粪泵管道灌溉”的资源化利用模式,将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相结合,按照《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农村三格式户厕运行维护规范》《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3项技术标准,实施农户厕所改造。户用化粪池按照容积≥1.5立方米、深度≥1200毫米的标准建设,一、二、三池容积比为2:1:3,粪污停留时间约30天。为方便利用,农户自行配备吸粪泵和配套灌溉管网,户均配套灌溉管网300米。通过吸粪泵和灌溉管网将化粪池无害化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点施方式灌溉脐橙。固态粪渣经过堆肥、发酵后作为有机肥用于种植脐橙果树和改善土壤质量。

图1  大坝村单户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  大坝村联户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工艺流程示意图

通过积极探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式,昔日“生态包袱”成为撬动村民致富的“大产业”。使用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脐橙树,一颗脐橙树每年减少使用0.8斤化肥,一亩地种植脐橙树60颗,每次可浇灌1亩脐橙,每亩减少化肥使用量约50公斤,降低生产成本近200元。同时大力推进脐橙种植技术利用,树下种草固土培肥,安装诱虫灯、捕蝇球、诱虫板等生物防控,组建3支服务队,提供果蔬修枝、刷白等服务,实现全村优质果率提升至80%通过以上措施,全村投产脐橙亩产从800公斤提高到1000公斤,年产量提高到2.4万吨,户均收入5万元以上,总产值近2亿元。

图3  大坝村农村生活污水灌溉实景图

▋ 运维管理机制


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村务管理积极性,建立财政预算、涉农资金、集体经济、群众自筹的运行维护费用众筹机制。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居民自主负责污水管网、抽水泵的日常管护,并通过水泵抽水灌溉完成污水还田资源化利用,村集体专项资金(7000元/年·村)和户资金(60元/户)用于垃圾清运等专项经费,化粪池和灌溉设施(水泵和管网)由百姓自己出资出力维护。永乐镇人民政府和大坝村村民委员会不定期监督抽查,确保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成效。


▋ 特色亮点


一是成本低、易维护。与集中收集、集中治理模式相比,建设成本低,每户化粪池建设费用3000元左右,提升泵1000-1500元,灌溉管网费用700-1200元。日常只需定期清掏化粪池及提升泵维护,管理简单、运维成本低,有利于保证设施长效稳定运行。

二是有效助推乡村生态振兴。通过粪污资源化利用及环境综合整治,推动大坝村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大坝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未来乡村”和“自然生态打卡地”。

三是推动资源化利用可持续发展。污水治理充分考虑当地农民传统用水用肥习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每户每月可浇灌1-2亩脐橙,村民接受度更高,实现了“推着农民用”到“农民主动用”的转变,农民自掏腰包购买提升泵,解决污水资源化利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


▋ 联系单位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管理所、奉节县生态环境局 

联系电话:(010)84665879